很多人對人生感到茫然,
到底如何規劃人生呢?
訂立目標
哈佛大學有一個關于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
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有較模糊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結果顯示:3%的人25年來都不曾更改過目標,他們朝著目標不懈努力,25年后他們幾乎都成為了社會各界的頂尖人士。
10%的人,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短期的目標不斷地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60%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夠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似乎都沒什么特別的成就。
27%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25年來生活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并常常報怨他人、報怨社會。
目標對人生有著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就是一個選擇。你選擇什么樣的目標,就會有什么樣的成就,有什么樣的人生。
目標的威力
1、目標可以給人的行為設定明確的方向。
2、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合理安排時間。
3、目標促使自己未雨綢繆,把握今天。
4、使人能清晰地評估自己每個行為的進展。
5、把重點從工作本身轉移到工作的成果上來。
6、產生持續的信心、熱情與行動力。
許多人都會有自己很清楚的目標,可是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能夠達成,而有的人總是達不成?
如何規劃人生:期望強度
人人都想成功。可是,盡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所期望的目標,但他們期望的牢固程度或期望的強度是不一樣的。
期望強度0%,根本就不想要。當他不想要的時候,當然就得不到了。
期望強度50%,可要可不要,但蠻想要的。常常會努力一陣子,三分鐘的熱度,一旦遇到困難就會退縮。他們常常幻想,不怎么付出代價,就很想得到。結果也是常常不會成功。
期望強度99%,非常非常想要。即使是非常非常想要,到最關鍵的時刻,你還有一絲退卻的念頭。
現實生活當中,達成目標常常會遇到很多的難關,而這些難關,往往就是那些99%的人,不可逾越的鴻溝。希望強度是99%,所以,在最后一刻他們會放棄。在最后放棄與第一步放棄,結果是一樣的。
期望強度100%,100%代表一定要,代表不惜一切代價。
不達目的,死不罷休,不成功便成人。現實生活當中,沒有什么比跳樓和不成功便成人更難受的。于是,他們才可能排除萬難,直到成功,而且最終,他真的達到了成功的結果。
現在,試著找到自己的目標。自問這個目標我到底有多想要,我對它的期望強度到底是百分之幾?我的期望強度是否足以讓我能走到成功的終點?
很多人的成功期望都在99%以下,這就是現實生活中人們不能成功的核心原因之一。
有效目標的核心條件
量化、時間限制量化
1、要用準確的數字來描述,要具體化。
2、用某種形態,一定要指標化。
生活當中,常常聽到這樣的口頭禪式的目標:找一份好工作,成為有錢人,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盡最大的努力做好這件事情,讓公司的業績躍上新臺階,平平淡淡過一生等等。
這都是一些想法,而不是真正的目標。它們的共同特征,就是模糊,沒有量化。
時間限制
任何目標都必須限定什么時候完成。
如果不限定自己什么時候完成,我們會發現會變得遙遙無期。時間限制可以具體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分。沒有時間限制的目標,即使量化再好,也可能會使目標實現之日變得遙遙無期。
因為你可以輕而易舉地為自己找到拖延懈怠的借口,而且不知道該做什么樣的行動、什么樣的力度去追求。
同一目標,達成的時間是3年和是13年,那么他的行動計劃是完全不一樣的。
任何目標無法量化,以及不設定時限,這些目標都是無效的目標。模糊的目標,就像打靶一樣,靶子都看不清楚,命中是偶然的,打不中是必然的。
最理想的人生,是一種平衡而和諧式的人生。因此目標可以是關于事業的,金錢的,名譽的,也可以是關于家庭的,健康的,享受的,以及心靈成長等各方面。
三年、五年、十年,自己最期望達成的目標,又是什么?
有些目標可能是我們要用畢生精力去追求,如身體、家庭、心靈。而有些目標是我們人生不同時期,會有不同側重的,如學生時代側重學習目標,青年時代側重事業、愛情或金錢方面的目標。
準備一些卡片,將三年、五年、十年全部的目標都寫下來。我們會發現,你的人生將會從此更加精彩。
如何來確立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標到底設立為多大才算合理呢?
達成目標的方法
目標一旦確立,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將它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以利于目標的一步步達成。
1、剝洋蔥法
像剝洋蔥一樣,將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再將每一個小目標分解成若干個更小的目標,一直分解下去,直到現在該去干點什么。
實現目標的過程,是由現在到將來的,由低級到高級,由小目標到大目標,一步步前進。
但是,設定目標最高效的方法,卻是與實現它的過程正好相反。運用剝洋蔥的方法,由將來到現在,由大目標到小目標,由高級到低級,層層分解。
在我們做個人生涯規劃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這樣運用剝洋蔥的方法。
首先,找到自己的夢想,然后將夢想明確化,變成我們人生的終極目標。然后將終極目標演化成我們人生的總體目標。總體目標不要太多,最好只有一個,不要超過兩個。
然后,把總體目標,分解成幾個五年至十年的長期目標。再繼續分解下去,把每個長期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兩到三年的中期目標。然后把兩到三年的中期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六個月到一年的短期目標。
然后將每個短期目標,分解成月目標,周目標,日目標,最后一起分解到現在該去干些什么。
所有的目標,不管它有多大,一定要分解到你現在去做些什么!
因為你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該跟我們的夢想相關聯,否則這個夢想,實現的可能性,已經不太大了。
2、多叉樹法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有一棵大樹,從樹干開始,就會有若干個分枝,每個分枝會有更小的樹枝,每個更小的樹枝有再小的樹枝,直到葉子。我們將樹干表示大目標,每個樹枝代表小目標,葉子就是我們現在的目標,或是我們現在要去做的每件事情,所應該達到的結果。
將一個目標,做多叉樹的分解的技巧:
首先,弄清楚大目標和小目標之間的邏輯關系。
1)小目標是大目標的條件。
2)大目標是小目標的結果。
3)小目標如果全部實現,那么大目標一定就會跟著實現。
寫下一個大目標,然后問:要實現該目標的條件是什么?
列出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完成這些條件,就是達成該大目標之前必須首先達成的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就是大目標的第一層樹叉。
接下來,再問:要實現這些小目標的條件是什么?
列出達成每一個小目標,所有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這樣就會變成,各處的小目標的第二層樹叉。
如此類推,直到畫出所有的樹葉,才算完成該目標的多叉樹分解。每個目標最后都可以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從葉子到樹枝,再到樹干,不斷地問:如果這些小目標均達成,那么大目標一定會達成嗎?
回答如果是“是”,表示這個分解已經完成。
如果回答“不一定”,表明所有列出的條件,還不夠充分。繼續補充被忽略掉的樹枝。
一棵完整的目標多叉樹,就是一套完整的達成該目標的行動計劃。目標多叉樹,又叫“計劃多叉樹”。
修正目標的基本法則
1.修正計劃,而不是修正目標
如果更改目標成為習慣,那么這個習慣很可能讓我們一事無成。
目標一旦確立,絕不可以輕易更改,尤其是終端目標。可以不斷修正的是,達成目標的計劃。英國人的一句諺語:“目標刻在水泥上,計劃寫在沙灘上。”
2.修正目標的達成時間
一天不行,可以改成兩天,一年不行,可以改成兩年。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終將成功。
3.修正目標的量
三思而后行,不要輕易地壓縮夢想,以適應這個殘酷的現實。應有的思維模式是,不惜一切努力,找尋新的方法以改變現實,達成目標。
4.放棄目標
雖然屢戰屢敗,但仍然可以屢敗屢戰,對于成功者而言,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失敗,只是暫時還沒有成功。只要不服輸,失敗就絕不會成定局。
5.永遠只重復修正法則
永遠修正計劃、修正計劃、修正計劃,并最終達成目標。
快速達成任何目標的成功配方
1、發現或搞清楚你的主要人生目標是什么
所謂主要人生目標,應該是一個你終生所追求的固定的目標,你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圍繞著它而存在。
對于一些學生來說,這個工作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愉快的過程;但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它也許更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因為他們需要把其心緒拉回到年少的時代,在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對自己所懷抱的夢想產生疑惑。
為了找到或找回你的人生主要目標,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比如“我是誰?” 、“我想在我的一生中成就何種事業?”、“臨終之時回顧往事,一生中最讓我感到滿足的是什么?”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是哪一類的成功最使我產生成就感?”。
也許你很快就可以知道你的終極目標是什么,但是大多數人則不是這樣的。他們在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之前往往需要在不同的誠對自己重復上面的這些或其他類似的問題。
每一次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的時候,隨意地記下你的所得。開始的時候,它們可能沒有什么意義,但是,多次的累積會讓你茅塞頓開。
學習上幸福的人通常是這樣一類的人,即他的學習方式與他的學習目標相一致。比如,一個有著很強組織意識、文字天賦的人,就很可能從語文、英語等科目學習中得到最大滿足。
2、著手準備實現這項目標
在這方面,職業的選擇就是你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你應該知道,學歷是一個工具,是幫助實現你終極目標的工具。你規劃自己將來職業的重要性,就像將軍籌劃一場戰役一樣,也像一個足球教練確定一場重要比賽的作戰方案一樣。
學生可以問自己:“ 我的學習生活正在幫助我實現人生的最終目標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學習其他知識或者換種學習方式。
倘若更換學校是不現實的,那你可再進一步問一下自己:“是否有一種途徑可以讓我現有的學習生活與我的人生基本目標一致起來?” 對于第二個問題,答案常常是肯定的。
例如,一個羞澀靦腆的學生為了將來能從事像新聞主播這樣需要外向性格的職業,會在與同學交往中注意培養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
我們也該切記:只要你還沒有到安享晚年的地步,任何時候開始你的人生規劃都不為晚。無論你是高一剛入校,還是高三即將離開高中生活,現在仍然是你進行人生規劃的好時機。
3、考慮規劃中的具體細節
你需要有一個詳細的個人學業發展計劃。這個計劃可以是一個三年的計劃,也可以是一學期的計劃。不管是屬于何種時間范圍的計劃,它至少應該能夠回答如下問題:
1、一學期,實現什么樣的目標?
2、一學期內,有什么樣的一種學習方式?
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將給你提供一份有關你自己的短期目標的清單。在形成這些目標的過程中,不要純粹地依靠邏輯思維。
這一類的抉擇,需要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應該把學生的情緒、價值和信仰等因素全部調動起來。
4、策劃如何去達成
比如,你現在是一個班級學習中等的學生,你的未來三年規劃要求你成為一個優秀學生。
那么,怎么才有可能實現你的目標呢?如果你能夠回答好如下的各項問題,那么你就應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了。這些問題是:
1、哪些科目的訓練能使我成為優秀學生?
2、我該增加哪些書本知識?
3、需要排除哪些人際關系上的障礙?
4、老師在這方面能給我提供多大的幫助?
5、我最終成為優秀學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6、優秀學生的標準是什么樣的?
5、行動
這是所有步驟中最艱難的一個步驟,因為要求你停止夢想而切實地開始行動。
我們知道良好的動機只是一個目標得以確立和開始實現的一個條件,但不是全部。如果動機不轉換成行動,動機終歸是動機,目標也只能停留在夢想階段。要
想實現人生的終極目標,有兩個方面的陷阱需要謹慎避免,一個是懶惰,另一個是錯誤,哪怕是小的錯誤。懶惰是事業成功的天敵。
很多人不息地奮斗一輩子都沒有能夠完美地實現自己人生目標,更不用說懶惰者了。要想有一個無悔的人生,除了認準目標外,還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在實現人生終極目標的過程中,難免受到各種妨礙或各種誘惑,任何的閃失或偏差都會使你遠離你的既定目標。
然而,人非圣賢,誰人無過?
只是在通往理想的艱難跋涉途中,盡可能少地犯錯誤。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快地達到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