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的某一天,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附近鄉下的一幢民房里。
32歲的西班牙人Juan Pujol Garci正在窗前來回踱步,嘴里還碎碎念叨著什么,因為興奮和緊張而攥著的手,也下意識的搓個不停。
他抬頭看向窗外無垠的田野。5年前,也是這么一個春末夏初的晴日,他的故鄉西班牙燃起了戰火。
原本幸福安定的生活瞬間成為泡影,父親死于戰爭,母親和妹妹被捕入獄,自己背井離鄉、旅居異國。
對戰爭的厭惡,對挑起西班牙內戰的納粹德國的仇恨,仿佛讓Juan下定了決心。他大步走回書桌前,拿起筆一鼓作氣的寫下了信件。
他知道,他的這封信將會影響數十萬人們的生死,甚至影響到世界歷史的走向。
但他并沒有絲毫猶豫和遲疑,因為他知道,復仇的時刻就要到了,激動的他甚至連墨水沾染到手指都沒有留意。
1944年,6月6日,法國。
這是讓很多人都永生難忘的“最漫長的一天”。
這天清晨,天陰得厲害,在大霧和硝煙的掩護下,美國和英國的2390架運輸機和846架滑翔機,從英國20個機場起飛,載著3個傘兵空降師,從諾曼底海灘空降登陸。
盟軍的登陸行動遭到了德軍的火力阻擊,一時間,死傷的士兵布滿了海灘。而隨著盟軍登陸士兵越來越多,德軍的防御也漸趨微弱。
到了下午,駐守法國海岸的德軍統帥隆美爾,下令從法國加萊抽調2個精銳裝甲師增援諾曼底。這個決定讓好不容易占據優勢的盟軍頓時心驚膽寒。
然而,已經動身前往諾曼底的德國裝甲軍卻接到了來自元首希特勒的命令,要求他們停止前進。
此時的希特勒正面對著法國地圖,手里握著幾天前收到的絕密情報。這份情報讓他堅信,盟軍在諾曼底的攻擊只是誘敵之計,真正準備登陸的地點是在加萊海峽。
而這份情報的寄出者,赫然就是Juan。
為希特勒送出致命情報的Juan,1912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羅那,原本只是一個普通人。
二戰爆發后,想要為家人報仇的Juan決心去做一個間諜,為同盟國謀取情報。
然而當他去了英國大使館毛遂自薦時,面試官看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矮小禿頭,連英語都說得磕磕巴巴,做間諜簡直是異想天開,就隨便指揮著幾個工作人員把他叉了出去。
一連4次被英國間諜機構拒之門外,Juan悲憤的決定:既然做不了盟軍的“最神助攻”,那就去做德軍的“最坑隊友”。
養過雞、種過地、當過廚子的Juan對自己的演技和想象力很有自信。當即把自己扮成狂熱的納粹粉絲,扭頭去了德國大使館。
Juan在德國情報官面前制作了一張以假亂真的英國旅行簽證之后,情報官覺得他很有間諜天賦,正式吸納他成為間諜。
1941年,在慕尼黑經過一系列間諜培訓之后,Juan獲得了第一個任務:以新聞記者的身份前往英國,獲得并寄回英國的相關情報。
于是,他帶著偽造的身份證件、密寫墨水、密碼本以及3000美元經費動身了。
不久后,德國情報機構就收到了Juan寄回的第一封情報。
Juan表示,為了讓這封情報不被英國審查人員截獲,他找到了一位對納粹心向往之的荷蘭皇家運輸公司空乘作為助手,特地把情報帶到了中立國葡萄牙,再從里斯本寄出。
德國人對Juan的謹慎非常滿意。就這樣,Juan有了第一位“下線”。
隨后,Juan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傳回德國,這些情報涵蓋軍事、物資、礦產等多個領域,內容非常詳細:士兵怎樣戒嚴、工人如何工作、如何用樹木偽裝等等。
德國人在經過核實,發現確實情報屬實之后,對Juan的能力刮目相看。
Juan表示,為了獲得如此豐富而詳盡的情報,自己不得不發展了27位“下線”,其中包括酗酒的英國皇家空軍軍官、厭惡共產主義的語言學家、憤世嫉俗的退伍軍人等一大批身份各異、經歷豐富的人,這些人組成了一個縝密的間諜網為德國服務。
德國人對此連連夸贊,并把連同Juan在內28人的薪酬一起寄給了他。德國人堅信,只要籠絡好Juan的這個間諜網,一大批機密情報就會如潮水一般傳回來。
Juan和他的27位“下線”
而此時的英軍卻發現:他們好不容易打探到德國潛艇的位置,想要偷襲時,對方早已撤離;他們秘密修筑了兩個月的高爾登基地快完工時,被德軍一批炮彈炸成了渣渣;就連嚴密布防的斯卡帕灣都被德軍輕易突破了一多半。
種種跡象表明:英國被一個間諜系統嚴密的監控了!
為了拔除這個間諜系統,英國軍情五處最頂級的特工悉數登場,在經過嚴密的排查后,他們費盡周折,跟隨線索一路摸到葡萄牙,終于在里斯本郊外的民房里找到了這個所謂的“間諜頭子”。
而此時,原本應該在英國管理間諜系統的Juan正翹著二郎腿,好整以暇的看著風塵仆仆的英國特工們,微笑著表示:你們真慢。
英國特工:這不是被我們叉出去4次的那個禿頭嗎?
Juan:是我本人。
英國特工:你咋成了德國特務頭子?
Juan:就……搞搞才藝展示咯。
英國特工:你不是應該在倫敦嗎?
Juan:倫敦長啥樣?我就沒離開過里斯本。
英國特工:那你的情報網?
Juan:沒有情報,沒有網,只有我一人兒。
英國特工:那你的情報哪里來的?還那么精準?
Juan:哦呵呵呵……來看看我獲取情報的法寶,一般人兒我不告訴他。
Juan的書桌上赫然擺著他的情報來源:一本英國旅游指南、一張英國地圖、一份每天更新的火車時刻表和幾份報紙。
當他看到某個路段火車特別繁忙時,他會立刻關注沿途是否有居民搬遷的新聞;如果出現搬遷,那么這個區域一定在修筑工事,并推測出一些火車肯定會運輸軍火和戰略物資。
于是他再根據這個結論虛構出一些如小說情節一樣豐富的細節:比如周圍豎起了很多嶄新的電線桿,碉堡全部采用澆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等等。
英國特工:……所以……你的情報完全靠“編”?!
Juan:呵呵,過獎過獎,見笑見笑。
英國特工:……(是哪個天殺的把你叉出去4次的?!叫他過來,我保證不打死他!)
在Juan強大的邏輯分析、推理能力和想象力碾壓下,英國特工徹底折服,并嘗試策反這個曠世奇才。而Juan又表示:等著這一天很久了。于是他順理成章的成了一名雙重間諜,代號“嘉寶”。
此后,在盟軍的授意和配合下,Juan開始了實力“坑隊友”之路。一些不太重要的情報,他會第一時間發給德國,而真正關鍵性的情報,他總是故意晚半拍。
隨著Juan和“下線們”出色的工作,德國情報機構越來越信重他,3年期間,就給了他幾百萬美元工作經費。
隨著戰爭進程的推進,Juan也迎來了自己間諜生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1944年1-6月間,Juan陸續向德國發送了500多條重要情報,言之鑿鑿的讓希特勒相信:即使盟軍攻擊諾曼底,也是虛晃一槍。
直到6月6日諾曼底登陸當天,Juan才向德國發出一個緊急情報,稱所有跡象表明盟軍確實是要在諾曼底登陸。雖然德軍接到了這個情報,卻為時已晚。
二戰的歷史已被Juan改寫。
事后,戲精Juan竟然還沖德國人大發脾氣:“我們犧牲了好幾個人才把情報送出來!你們的失職讓我們的心血付諸東流!”
德國雖然大敗,但希特勒仍然認為為Juan的工作十分出色,不僅為“犧牲”的“下線”付了豐厚的撫恤金,還特批授予Juan納粹鐵十字勛章,并稱他為“特別罕見的能夠配得上這個榮譽的人”。
而英國喬治六十也向他頒發了大英帝國勛章。Juan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同時獲得同盟國和軸心國最高榮譽勛章的人。
諾曼底登陸之后,由于Juan的表現太過搶眼,許多關注的目光集中到了他身上,他發現間諜工作難以再開展——德國那邊他“編不下去了”。
于是,他配合上級主管上演了一場詐死。
幾天后,英國《泰晤士報》發布聲明,“發現并處死”德國高級間諜Juan。
德國人為突然失去如此優秀的間諜感到痛心不已,特意給Juan的妻子寄去了34萬美元撫恤金,并鼓勵他的“同伴們”不要灰心,要堅強的維持情報網的工作。
之后,Juan人間蒸發,全世界再也找不到他的消息。
直到2015年,諾曼底登陸勝利71周年前夕,Juan的兒子公布了他的私人日記,人們才知道:
為了躲避納粹可能的追殺報復,Juan隱姓埋名,帶著妻子游歷了美國、古巴、墨西哥等國家,最后在不起眼的委內瑞拉定居,并開了一家小超市維持生計。
直到1988年Juan去世前,才將自己跌宕傳奇的經歷告訴了兒子。
Juan日記的最后一頁寫著:“如果沒有戰爭,我會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