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小時候,常常會聽家長各種“名言”:
“要多吃飯、多運動才能長高”
“經常看電視、小說眼睛會近視”
“要按時吃飯,少吃垃圾食品,對胃不好”
“女孩子報師范好,以后當老師工作穩定”
“不好好讀書,以后是要進廠干苦力的”
? …………
你是不是從沒放在心上?可是后來自己經歷了才知道,父母那些絮絮叨叨被厭煩的話語,真的在一點點被證實。
十幾歲的我們看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
二十幾歲我們真的能看懂八十幾歲的前輩的良言嘛?
最開始看《窮查理寶典》最感興趣的是想了解成功的人擁有的是怎樣的思維方式
老爺子給出的回復:“我不能告訴你們怎么成功,但是卻可以告訴你怎么不成功。”這個回答是芒格最經典的倒推法,先避免犯傻,再追求成功。
■依靠化學藥物逃避現實痛苦?
■不斷地反復,不管你擁有多少優點,這一個缺點足以摧毀
■用你的時間去嫉妒別人?
■抱怨當你抱怨的時候,這件事將是難以完成的
“只要得到嚴格的遵守,光是‘避免犯傻的芒格體系’就能幫助你超越許多在你之上的人,無論他們有多么聰明。”
隨大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的業績)
■準備——“惟一的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并希望擁有一點洞察力。”
通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一點點
比求勝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愿
熟練地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
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的問題是“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辨認和核查否定性的證據
抵制追求虛假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性的欲望
最重要的是,別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理解復利的魔力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許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
■嚴格分析——使用科學方法和有效的檢查清單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和疏忽
區分價值和價格、過程和行動、財富和規模
記住淺顯的好過掌握深奧的
成為一名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宏觀經濟或者證券分析家
考慮總體的風險和效益,永遠關注潛在的二階效應和更高層次的影響
要朝前想、往后想——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配置——正確地配置資本是投資者最重要的工作
記住,最好的用途總是由第二好的用途衡量出來的(機會成本)
好主意特別少——當時機對你有利時,狠狠地下賭注吧(配置資本)
別“愛上”投資項目——要依情況而定,照機會而行
■耐心——克制人類天生愛行動的偏好
“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愛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避免多余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
幸運來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享受結果,也享受過程,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決心——當合適的時機出現時,要堅決地采取行動
二十幾歲的人生是張揚、活力、勇于嘗試的年紀;卻也是年常常被眼前的困難、成就阻擋了視線年紀,所以我們迷茫、張揚、揮霍……可是時間從來是公平的,不會因為你的快減速,也不會因為你的慢減速。而查理芒格的這本書就是讓你不再受困于眼前,站在巨人的肩上,不會長高卻可以把視線放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