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筆記,我們并不陌生。從小到大的考試和學習,都離不開筆記二字。但如果問,我們做了如此之長的筆記是否實用?可能我們需要打一個問號。有些筆記只是在當下有用,甚至我們做完筆記后,再也沒有去看第二眼,筆記于我們是形式主義的泛濫。
如何讓筆記成為活學活用的價值體?
如何做出超實用的筆記?
讀書筆記如何保持鮮活性?
在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中,作者講述了讀書中的筆記管理、購書指導、筆記讀書法、讀書技巧等超實用閱讀指導的內容。簡單概之,就是要學會做有效的讀書筆記并活用,延長閱讀筆記的使用壽命,并成為讀書體系中可以檢索的數字化儲備。
一、筆記的重要性
1.為記憶儲存。我們的記憶是呈曲線分布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知識記性會降低。因此“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筆記可以成為喚醒知識點的標記。
2.將讀書過程結構化。讀書是一個從淺入深的過程,要想透徹的理解一本書,僅僅用眼睛的聚焦和大腦的思維過程還不夠,因為筆在紙上總結的走線就是一個拓展眼神的過程,可以輔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書中的內容。換句話說,就是將書中的章節點結構化,形成思維導圖式的網絡,明晰知識,把書看薄。
3.信息活用化。讀書的目的有很多,或消遣,或增長見識,但大多離不開生活所用。在讀書的同時記錄筆記,可以是隨思隨想,也可以疑點探討。作者在書中談到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思路是,筆記可以為我們的購書方向做引導。讀書筆記中的記錄可以幫我們整理出購書的方向和主題,進而確定購書清單(書名、作者、出版社),避免你在書店盲目找尋而不得的時間浪費,將購讀一體化。
二、筆記方法論
筆記是最直接的讀書成果顯現方式,用筆記來管理自己的讀書生活,可以讓雜亂無章的讀書生涯變得有序和有趣。那么如何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成精神財富呢?你需要掌握以下幾個筆記讀書法。
1.從一句話開始發現。當你感覺無從下手時,最讓你心動的一句話就是開始,把它摘抄下來,并附上自己的一點小感悟,就是一個筆記的誕生。請注意把摘抄和心得區分開,可以用不同的符號來標記。比如摘抄使用星號,心得采用圓圈標記。
2.堅持寫書評。書評是最真實的讀書反映。它一般包括了本書的主要內容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因為帶有個人色彩,便更具有重讀的價值。你可以采取對比前后、同版本不同主體的書評閱讀。把自己的書評貼在筆記本上,對照你列舉的內容框架和體系,你就會有新的體悟和認識。
3.剪報式筆記。閱讀報紙和雜志的心動和感慨之余,可以把它剪貼到筆記上,這種貼出來的筆記因為是實物呈現而印象深刻。如果遇到類似的書籍,你也可以把書腰粘貼上去,因為書腰多是有關鍵句的信息,可以在回顧的時候一目了然,接著你可能會想到書的內容。
4.重讀筆記法。當你需要重溫那本書的內容時,你是選擇一本書,還是一本筆記。如果你的筆記在,一定是后者。想要簡單回顧:重讀讀書筆記;想回憶更多:參考書中劃出的重點段落“想從頭看起時:重讀原書。但必須承認的是,因為筆記帶著自己的特色記憶,你在回顧內容時的感觸會更加清晰和親切。
三、超級讀書小技巧
為了讓我們的閱讀體驗和閱讀筆記更愉悅和有效,以下的作者推薦技巧是超級實用和樸實的。
1.不完全依賴網絡,多用參考書。參考書是相對權威的百科全書式書籍,它可以幫我們較全面的調查到準確和真實的信息,把它的關鍵詞放到你的隨想筆記里,隨時取用,一定會加深理解。
2.通過訂閱來提醒自己。我們訂閱了太多的公眾號,生怕錯過一個有用的信息,可是回頭看看,是不是錯過了很多信息呢。那么不妨訂閱一些雜志,每次主動的收到禮物一樣的雜志,會促使你遇到意想不到的知識和信息。
3.由淺入深吃透難懂圖書。有些古典名著是必讀書目,可是看到大磚頭一樣的書籍,心頭便忍不住犯怵。怎么辦?那就是抓住軟肋,這里的軟肋就是入門或者解說版,如果《紅樓夢》的兒童版一樣,我們可以先退一步,從簡單的步驟開始走起,促進理解并逐步加深。
4.營造書的世界。作者說把書堆成山的樣子,會給你一個暗示性,促使你不自覺的拿起一本書看。這是心理學的環境效應:空間也能左右感受語言的方式。把讀過的書放在一起,沒讀過的書放在一起,可以積累成就感。
5.不能小看的有聲學問。知識的獲取途徑多樣,我們并不止于視覺閱讀。還可以參與現場的閱讀分享,收聽各種軟件的有聲讀書。根據自己的愛好和使用習慣去綜合運用視覺、聽覺和嗅覺的方法,可以讓閱讀變得更深刻,你的筆記會更動容。
為了愛上筆記寫作,一支愛不釋手的鋼筆是必不可少的啦。建議準備一支舒服的筆,讓它陪伴你的記錄人生。你的讀書筆記可以是綱目式、也可以是表格式,但一定要保證清晰和自然,這樣你的讀書筆記也才能持續發揮它的后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