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上上周(就是五一期間發(fā)的文章中)吧,說到在3045附近具備產生反彈的條件,從上周的情況看,也就是在這個位置,大盤出現了一波接近60個點(快2個百分點)的反彈。然而不太好的一點就是反彈以大盤股為主,個股獲益不大。接下來如果大盤繼續(xù)反彈,之前作為重要支撐位置的3095(或3100)點附近會反過來成為上漲必須要克服的障礙。如果能放量沖過去,那么可能回到之前提到的“比較好的發(fā)展路徑”,三季度就可能開始上漲;如果沖不過去,那么就坐實了走“不那么好的發(fā)展路徑”之路,往下還可能繼續(xù)下跌,3045、2945和2908點,分別都具備反彈基礎。而上漲可能要推遲到3季度末或4季度才能開始。當然,最好不僅能放量沖破3095-3100附近,還能向上突破3198附近,進而再次沖擊3300附近的前期高點——只不過這種情況的發(fā)送概率太小。
分析近期下跌股票的共性特征:
1,部分股票是發(fā)生了重大壞消息,比如重組失敗,業(yè)績下滑等
2,部分是技術上長期盤整后,頭部形態(tài)已經形成的基礎上,通過暴跌打漏頸線——這說明頭部出來了就不能等啊
3,還有一部分是次新股
4,少數股票是沒有特別的原因,突然下跌。這類股票很少
和前期下跌品種的特征相比:好像缺少了那種“釣魚線”式的下跌以及上攻形態(tài)走得好好地突然下跌的模式,可能表明非理性下跌現象已經變少了;而且有一些形態(tài)、基本面較好的股票也出現了“敢于上漲”的現象。綜合上述情況,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當前位置存在止跌的條件。具體說來就是恐慌性下跌出現退潮現象,部分個股主力開始尋求理由上漲,主力資金不再制造下跌的氛圍和理由。
但是,目前只是存在止跌的條件,并非一定會止跌,更不代表馬上出現如年初那樣的上漲(實際上正常來說馬上轉為上漲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新的、巨型的寬松型利好出現,也沒有新的、大型利空出現的話,更可能是在底部反復震蕩使得k線逐漸走平以消化這次下跌以來的套牢盤進而修復各種技術指標(或者說緩解下降趨勢并使之具有了成底的條件)。另一方面,只要快速下跌階段過去,接下來可操作機會就會增多,尤其是一些仍處在上升趨勢的股票,或者已經底部成型的股票,在大盤逐步穩(wěn)下來的環(huán)境中會走上獨立于大盤的個股上漲之路。這種大盤不漲或微跌而個別板塊上漲的現象通常被稱為“結構性行情”,目前開始具備出現結構性行情的基礎。
本周末出現了利好政策:1,4月從縮表重新變成了“擴表”,表明貨幣投放量在上升,2,周五表示啟用MLF給市場注水。按我個人的理解,縮表實際上是對中國有利的,也是政府工作的方向,同時也是世界經濟大勢所趨,不大可能中止。我們現在趁著世界各主要股市、大宗商品價格高高在上的時候縮表,就等于國家在高位賣出,進而等于割全世界的羊毛(當然A股的羊毛也要順便割一割,只不過A股已經很低了,其實割不了多少)。而且以現在中國和美國政策配合之巧妙,說兩國沒有默契、沒有貓膩估計都沒人信。所以縮表(包括金融、債務去杠桿)+減稅=貨幣緊縮+財政擴張,接下里的邏輯將是美元和人民幣維持幣值穩(wěn)定,靜待各小國貨幣貶值以及能源、資源產品降價之后再去投資和收購。配合一帶一路的產能和資本輸出政策,很有可能是對我國最有利的一條路。那為什么不去這么做呢?因此,個人認為,政府現在是期望減輕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負面沖擊而做出的調整(MLF和降息降準等“永久性”擴張政策相比,更像個臨時性安排);未來供給側去杠桿和需求側降需求將繼續(xù)同步推進,同時驅使資金脫虛向實的意圖也不會變,緊縮的日子還在后面。
所以,貨幣趨緊應該是長期的,未來世界其他國家的股市都會下跌,而A股整體性的上漲不會那么快,但是少數板塊和個股獨立于大盤而上漲的“結構性行情”會出現。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仔細觀察,一旦確認這種情形發(fā)生了,就堅決換股到這類品種中,實現從這些股票上獲利的目的。
決策要順應市場并順勢而為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做出各種決策,有些正確,也有些不那么正確。然而當決策錯誤的時候,或者說當設想不正確的時候,我們會怎么做呢:是死不認賬?還是趕緊更改認知和決策?很顯然后一種處理方式更加理性。
投資(投機)行為也類似,對于大多數參與者來說,每天都在做出“買不買”或“賣不賣”的決策,而這種決策有的時候是基于參與者對目標走勢的判斷。那么如果判斷正確,則需要執(zhí)行正確的行為;如果判斷不正確,則需要及時改弦易轍——因此,當我們發(fā)現我們對股票走勢的判斷出現相反的情況時,首先應檢查是判斷錯了還是僅僅是遇上了小概率事件,如果是那么原有的判斷方式和思路可以不變;如果不是,那么就要懷疑自己原來的判斷方式是否已經和事實不相符了,要及時調整并使自己和事實相一致。
記得《人民的名義》中趙瑞龍在山水莊園打高爾夫同時視察高小琴工作的時候,對侯亮平的那句評價嗎:“漢東不允許有這么牛逼的人!”結果呢?侯亮平(或者說背后的鐘小艾)就是這么牛逼,對侯亮平牛逼程度的誤判最終直接使得聰明一世的趙瑞龍一栽到底。這就說明決策錯誤是必須要糾正的,至少不能存在持續(xù)的決策錯誤。類比于我們投資者,這市場就是這樣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存在,我們無法知道面對的到底是差不多就行了的主力還是侯亮平式的只有他認為行才算行的主力。所以,一旦我們發(fā)現自己的思路和市場不一致了,就要趕緊和市場統(tǒng)一思想。任何時候必須順勢而為才能賺錢,也必須敬畏市場才能確保自己警醒。吾日三省吾身,省的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看自己是否處于“順勢”的位置上。畢竟,整個兒市場的主力就是這么牛逼的人,我們必須順著他,這無關道德或理想,只與我們想要達到的結果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