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文心
一日,去參加某地的的非公經濟大講堂,講課老師操著一口家鄉普通話,聽一半猜一半,猶如白米飯中偶爾夾雜著鉻牙的東東,雖然不舒服,但是它是必須的食糧,所以囫圇吞棗也無關,精神食糧亦是如此。
老師講了很多觀點,大多數應該聽過,只是又增加了對其的理解。其中有一句話,印象比較深。
“怕苦的人,苦一輩子;不怕苦的人,苦半輩子”,對于這句話,簡言之,就是不要在該吃苦的年齡,選擇安逸。
是啊!!!對于這句話自己感觸頗深。
因為自己是過來人,從事了10年的工作,說放下就放下,只想做回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而一些人,卻從來是認為自己不是受苦的命,也一副聽天由命的架勢。
孰不知錦瑟流年,花開花落,歲月蹉跎匆匆過,而恰如同學少年,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自是年少,卻韶華傾負,在少年之時,錯過了人生最為難得的吃苦經歷,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會淺薄。經歷了風吹雨打之后,也許會傷痕累累,但是當雨后的第一縷陽光投射到你那蒼白,憔悴的臉龐時,你應該欣喜若狂,并不是因為陽光的溫暖,而是在苦了心志,勞了筋骨,餓了體膚之后,你毅然站立在前進的路上,做著堅韌上進的自己,其實你現在在哪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你終究會找到那個屬于你自己的方向。
? ? ?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為了到達終點,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 ? ? “不要在該吃苦的年齡,選擇安逸”送給自己,與大家共勉[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