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講,她們公司有兩個女孩都在同一部門,兩人都在競爭主管的職位。
她們都為此準備了很長的時間,在工作中也都互相暗中較勁。可是,沒多久后,A放棄了這個機會,轉而申請去別的部門。
A為什么人突然放棄了呢?在和A溝通后,得知這是A經過深思熟慮后的決定。
首先,自己本身的原因,之所以去競爭,是因為在這已經做了很久,付出了很多,遇到這次難得的升職機會,她想著狠狠努力一把,但是,她其實并不是很喜歡這個部門的工作。
第二,她也意識到可能B在各個方面更適合這個職位,而且從上級的態度中也能稍有察覺。于是,自動放棄了這次機會。
當A轉去別的部門--培訓部門,意識到這才是自己真正喜歡感興趣的工作。她本身就喜歡培訓相關的工作,總是跟著同事全國各地到處出差,雖然會很累,但A做的很開心,如魚得水,工作進步也很大,還通過培訓結交到了各行各業的朋友,學到好多知識,每天的工作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我們要學會放棄,更要知道選擇為何放棄。
我們都知道“堅持”做一件事情是難能可貴的,如果方向錯了,越努力越偏離軌道。
那我們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放棄呢?有以下三點。
堅持陷阱
牛頓這樣的歷史偉人,發現萬有引力。可是在他人生的后幾十年中,一直在證明上帝的存在,結果確是一事無成。
有一些堅持的陷阱,會讓人沉溺于錯誤的堅持:
001 間斷強化。人們對時好時壞的事情容易上癮。比如:賭博,一個人去參與賭博,一開始輸了幾把,突然贏了一把,就會滿懷希望,覺得下次還會贏,然后就容易陷入盲目的堅持。
002 挽回失敗。當失敗傾向出現,就更容易去盲目選擇堅持。就像一個人說玩完這把游戲就睡覺,結果這次失敗了,就會寫繼續玩兩把,不愿立刻放下手機。
003 經驗依賴。我們常常會跟著以前的經驗做事,即使有時候方法不是最有效的,也會去做。
明辨情況。
明智放棄,就如開始室友講的故事,審視自己后,有選擇的放棄。
001 胡蘿卜式勝利。
目標可望不可及,消耗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還是無法實現的事。就像農夫為了讓驢趕路,會做驢前吊一根胡蘿卜。我們都清楚,驢是永遠吃不到胡蘿卜的。
生活中,如果總是主動,卻只能得到冷漠的回應的,他沒那么喜歡你,就選擇放棄吧。
002 回避性的動機。
動機有進取和回避。如果勉強從事一份不喜歡的工作,是為了回避找工作的風險、麻煩和不確定。這樣的動機不利于成長。
合理放棄。
放棄一份工作,或是放棄一段戀情,或是放棄之前的生活方式,都需要循序漸進,不是大腦中一時沖動“我不想干了”“我再也不去想他了”,這樣很難徹底放棄。
合理放棄,可以分四步:
001 轉換念頭。放棄一件事時,先換一個新念頭。
002 正式情感。放棄之前熟悉的人或生活方式,情緒會有波動,要合理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
003 轉移目標。注意力集中在新目標上,這樣就沒有時間去想原來的事。
004 立即行動。為了新目標,立刻制定計劃,開始行動。
三個陷阱 解釋為什么要放棄,兩個情況 告訴你何時放棄, 四個階段教會你如何放棄。我們要學會選擇該放棄的,堅持該堅持的。
剽悍晨讀 ? 參考書目:《放棄的藝術》美 佩格·斯特里普 艾倫·伯恩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