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感受
由于你所做的解釋,你才發展出感受來。
感受是跟血流與能量變動有關的身體經驗,可以分為正面與負面。
出現正面感受時,體內血管會擴張,一種溫暖的感受與身體舒適的感覺會隨之而來,你會想要接近使你有這些感受的對方。
出現負面感受時,體內血管會收縮,會覺得緊張、不舒服、冷漠、想退避。
出現負面的感受時,并不代表對方是坯人或者誰有錯,只是反映出有負面感受的人內在的批判,以及經驗到想要離開的欲望。
感受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的背景及解釋上面,任何知覺都可能產生正面或負面的感受。
正負面感受
正面的感受有:熱的、敞開的、靠近的、舒服的、溫暖的。
負面的感受
負面的感受有:冷的、收縮的、離開的、不舒服的、冰冷的。
感受與解讀有關
假設有人拿著一把刀子進來,如果你是覺得他是惡意的,你就會感到緊張與害怕。如果剛好有人過生日,你認為他是拿來切蛋糕的,你就會覺得很正常。這一切都是你的解讀,也都是你自己編出來的故事。
感受是感覺自己
「我感覺你…」這是一種判斷,是一種解讀,而不是一種感受。「我感覺我自己…」,這才是感受。
有人說:「我了解你的感受」,這是不可能的,你不是我,如何能知道我的感受呢?最多也只能猜測我的感受而已。
有感受才能用心溝通
所謂的「用心溝通」,就是因為心與感受有關,要說出感受來,才能夠真正的用心溝通。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才能夠與對方建立連接感。
因此有談到感受的溝通,才能進入「深度的溝通」,或是「心的溝通」。因為談到了「感受」,就是把「情感」放到溝通里面了,就跟「人」有關了,有「人味」了。而不只是在「解讀」、在邏輯上面冷冰冰且沒人味的打轉而已。
不接受就不上身
沒有能量的傳達,只能有能量的共鳴。
不與對方的負面解讀產生共鳴,對方的負面解讀就上不了我的身,就無法傳遞到我的身上,所以我也就不起負面的感受。
背景→解讀→感受
我的背景會影響到我的解讀,而我的解讀則會決定我的情緒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