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工作經驗,上家公司的離職原因幾乎是面試官必問的問題,他想通過這個問題來進一步核實、了解你的情況,如你的職業取向、價值觀、穩定性等。
是否如實說,關鍵在于離職的真正原因能不能如實說。
“以前公司薪資太低,所以我離開了。”
跳槽當然會關心錢,這無可厚非也天經地義,但盡量不要用薪資作為辭職的理由,或者至少不要把薪資作為辭職的唯一理由。如果你給面試官的感覺是只關心錢,面試官可能認為你太看重短期利益而非個人成長。這就是一個爛理由,其他如,因為過去工作壓力太大(這家未必壓力不大)、和主管或同事相處不愉快(一個巴掌拍不響)、想改變下職業方向試試(拿我們當小白鼠練手)之類的理由,這些爛理由你不應該耿直的如實敘述。
“上家公司,老板是笨蛋,主管是傻瓜,所以我不干了。”
你工作了一年半,和笨蛋、傻瓜共事了這么久而且職位還比他們低……能證明你什么?只能證明你還不如笨蛋和傻瓜,對不對?說別人不好不能證明自己好,貶低別人永遠抬高不了自己。別像個怨婦一樣訴說上家公司的種種不是。面試官會擔心:你會不會因為同樣或類似的問題再離開我們公司?基本的原則:離職時跟原老板多談公司的問題,應聘時跟新公司多談自己的問題。不要說前公司的不好,只能說那份工作不適合自己。如果你買過鞋,就應該知道“喜不喜歡和合不合適是兩回事”。這樣的離職原因,如實說不是聰明的做法。
那么離職原因說什么?
常見的說辭有兩種:一是求發展,二是不可抗力。
上策:求發展
強調個人發展需要,不要歸咎于他人。要讓面試官相信,你在上一家公司也是工作出色,人際關系良好,只是為了個人的理想和追求,才不得已離開。順水推舟說一下,現在應聘的工作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且自己也比較感興趣,是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樣說面試官會覺得這份工作確實對你有吸引力,會放下戒備心理。
中策:不可抗力
除了求發展,再就是不可抗力原因的離職,如,每天路上兩個半小時,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不想自己的人生獻給地鐵和公交;男朋友來這個城市發展,下雪天想一起走到白頭,怕路滑這家伙咔嚓劈了腿,我選擇了夫唱婦隨;公司破產,老板跑路,心有凌云志,奈何平臺散……諸如此類的不可抗力原因,不會加分也不會扣分。
在職業選擇上,主動出擊還是比被動接受要好。所以最能讓人接受的,是展現積極一面的回答,就是求發展。
總之,要讓面試官相信,你之前的離職原因在應聘公司不存在。不需要把離職原因說的太詳細、太具體,簡要幾句說明情況就好,言多必失;但也不要躲閃、回避,以“個人原因“、“想換換環境”等說辭搪塞;不要摻雜主觀的負面感受,如“工作太辛苦”、“人際關系太復雜”、“管理太混亂”、“公司不重視人才”等;不要涉及自己負面的人格特征,如懶惰、缺乏責任感、沒有團隊合作意識等。盡量讓解釋的理由為個人形象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