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幸福,但在這之前,先讓我們庸俗地談一談“錢”。
如果我問大家:怎么算“有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答案可能不太統一;
更何況,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也許今天你覺得一萬塊算有錢,十年后在你眼里,月收入低于十個億都活不下去。
有錢沒錢的概念,都是對比出來的,我有一千,你有一萬,你可以初步得出結論:你更有錢,你更富有。但真的是如此嗎?未必。
先讓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個人,小甲手里有五千,小乙手里有五千,數額都一樣,誰更富有?
這時,就要看“數額以外的因素”了。
小甲的五千塊是這樣處理的:一千塊給家人買了點東西,一千塊給自己買了點衣服,一千塊體驗一把從前沒試過的運動項目,一千塊吃了頓以前舍不得吃的大餐,一千塊買了點書,報了個技能培訓班。
小乙的五千塊是這樣處理的:十塊錢買了包煙,感嘆生活不易,怎么存款才有五千,然后把煙掐掉,顫顫巍巍地將4990,存進銀行賬戶。
兩相對比,結論就出來了:在當前時期內,無疑“小甲”更富有,因為他支配了財富,這五千塊讓他加固了親情關系、把自己打理得好些,培養了自信和對生活的興趣、收獲了一段珍貴的經歷與味蕾體驗……等等。
而小乙卻被財富支配了,賬戶的數字成為了他情緒的主人,伸出一桿鞭子,不斷地抽他這個奴隸。五千塊有跟沒有一樣,唯獨發揮了10塊錢,吸煙還有害健康。
有的小伙伴可能不服氣:哼,這是短期嘛,長期來看,明顯選擇把錢攢起來的小乙更富有啊。
那好,我們來看一下長期:小乙不停地存錢,存錢,十個月,頂多存五萬塊。
而且,你不得不考慮,小乙因為吸煙,焦慮,存到第三個月就住院,花了十萬塊看病的可能;
你也不得不考慮,因為他打不起精神,跟同事關系也不好,技能一直是老樣子,存到第五個月,被老板開除的可能;
你更不得不考慮,在長期的失望與消沉情緒下,輔之以親情關系不順,愛情也受挫,找不到精神支點的他,攢到第九個月,就選擇自殺的可能。
小甲呢,他到最后一分錢不剩?不會的,注意哦:第一,給家人買了禮物,家人高興,他也開心,工作起來更順更有勁了;
第二,給自己買身好衣服,人更自信,氣場更足,更多的機會與好運也自然向他靠攏;
第三,體驗了運動項目,吃過了美食,不僅是當下的滿足,更是日后的回憶與談資,你怎么知道未來的客戶選擇跟小甲合作而非小乙,是因為他這個人“更有趣”呢?
第四,定期做自我提升與技能培訓,提升了他的職場競爭力,一天兩天看不出什么,一年兩年,小乙不知道在哪里,小甲無論從職位還是薪水,都有可能連跳三級。
這一番思考后,同樣拿著五千塊,誰更富有,可就真的不一定了。
繼續推演下去,我手里有一萬,你手里有五千,我就一定比你“有錢”嗎?未必。
這件事想告訴我們什么?錢花出去才算錢?要對財富做合理支配?要把目光放長遠?
是,但不僅僅是這些。
我更想傳達的,是這樣一種認知:事物不是扁平與靜止的,不能用單純的,肉眼一眼就能看見的簡單數量關系去界定;
所謂的“成功”,更是一個大系統,不是說我做到1234,然后相加,就會得到什么,這是種化學反應,有可能相加后你就得到個0,看待任何事情,眼光都要三維立體,因為我們活在一個三維立體的世界。
有了這樣的認知,接下來,我們好好地看一看“幸福”這個概念。
死亡是對人幸福感的驗收,只有走到它身邊腳下,人才會最大限度地保持清醒與真誠。
一個人活到生命最后一分鐘,這輩子過得怎么樣,幸福不幸福,不用別人提醒,自己心里一下子就有數了。他會在心里為這匆匆而過的幾十年復盤,最后來個蓋棺定論。
在那一刻你會看到:以往你覺得誰注定很幸福,誰注定很痛苦,這些判斷,仿佛都被扭曲甚至是顛覆了;那一刻你會明白:奧,原來這樣并不算幸福,奧,原來那樣才幸福。
比如:假設你是一位月薪三四千,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假設我月入5萬,上進心極強的事業男,乍一看,我不知比你幸福到哪里去了!我的幸福度簡直比你高出了一大塊冰山!
然而海水以下的部分是怎樣的呢?你的確工資不多,但比我有更多的時間,有更加溫暖的人際關系與和諧的性生活,幸福感滿分是10分,你每天活在6分以上的環境里。
我呢,我賺大錢,泡大妞,不說患個什么病吧,我生活里面臨的矛盾不會隨著錢的增多而減少,我個人時間與空間都被大幅度剝削,你也甭覺得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確實有過更富有卻更痛苦的體驗。
幸福感滿分是十分,我每300天就能收獲一次9.9分,你只看到了那9.9分,把高點當平均值,嘆一聲:你真幸福!卻不知我日常每一天的幸福指數只有0.1
秋后算賬的時候,哪怕是簡單的加減,我的指數都沒有你高,更談不上比你更幸福了。
有人可能鉆牛角尖,咬死一點:老子就是覺得億萬富翁比我幸福,老子就是覺得你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
那么好,接下來,我們不和別人比較,只跟自己比,看看如果把目光都聚集到同一個人身上,會發生什么。
第一種生活狀態:假如我是一名市場職員,月收入五千,永遠不漲,地點在北京,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房。我每天都在發愁,壓抑,咒罵,抱怨,吐槽,等等等等……
臨死前,回顧我這一生,一共100年,3萬多天,80多萬個小時,是由什么填充滿的呢?是由將近30萬小時的睡眠,加上50多萬小時的發愁,壓抑,咒罵,抱怨,吐槽。
我的一生=睡眠+發愁,壓抑,咒罵,抱怨,吐槽。
第二種生活狀態:假如我還是一名市場職員,月收入還是五千,還是永遠不漲,地點還是北京,還是一輩子都買不起房。但是,我每天都開開心心上下班,瘋狂地吸允有限生活里的無限驚喜,把每天都當節過,要求自己每小時都平靜、溫和、最好再找點快樂。
臨死前,回顧我這一生,還是100年,還是3萬多天,還是80多萬個小時,是由什么填充滿的呢?是由將近30萬小時的睡眠,加上50多萬小時的新鮮,快樂,小確幸,與溫暖。
這時我的一生=睡眠+平靜+常開心
所有條件都沒變,只有一樣東西變了,那就是你對每分每秒的態度,以及,你選擇用什么樣的心態,去度過每個生命中的三萬分之一:你的,一去不返的,每一天。
什么才算真正的富有?財富真真正正給我帶來了相應的回饋,讓我真的更好了,這是富有。
什么才算真正的幸福?幸福不是飄在空中的虛詞,它就老老實實地分布在你活的每分每秒里:我哭一分鐘,你笑一分鐘,咱們同時掛掉,你就是比我多幸福一分鐘,哪怕我再牛叉,哪怕我再有錢。
幸福的答案從不難得,它就寫在你舒緩或緊繃的眉頭上,它就寫在看這篇文字時,屏幕前的每一張臉。
轉載、開白等事宜請發送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bing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