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執行4原則》
滯后性指標和引領性指標的區別。滯后性指標是對你想要達到結果的衡量指標,我們之所以稱之為滯后性指標,是因為在你獲得它的數據之時,所有事情都已經發生得到結果了,所以這些指標就總是滯后的。最重要目標中的,到某個時間,從X提升到Y,就是一個滯后性指標,但是最重要目標并非現實世界中唯一的滯后性指標。實際上,在我們的日常事務中充滿了無數的滯后性指標,比如說收益率、支付能力、庫存數量、住院率、資產利用率等等。
引領性指標就不一樣了,它們可以預告結果。引領性指標有兩個顯著特征,第一,引領性指標具有預見性。這意味著一旦某個引領性指標發生了變化,你就可以根據這個推斷出滯后性指標之后會有怎樣的變化。第二,引領性指標是可控的,它可以被你的團隊所影響,這意味著,你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促使引領性指標發生變化。
2.2 作業
【Step1:撰寫草稿】
請根據以上材料,完成如下任務:
1. 【做】請在原文中劃出本段的重點句和重點詞,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滯后性指標:已經發生的事情得到結果,達到結果有衡量指標。
引領性指標:預告結果,具備有預見性和可控性的特征。
2. 【想】(提煉What、How)請使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給出了一個怎樣的方法,用來解決什么問題;具體的步驟是怎樣的。
What:滯后性指標和引領性指標的區別
How:
1.滯后性指已經發生得到結果,有數據來衡量;有不確定性,不可控的因素;
2.引領性指標決定滯后性指標,有預見和可控性;
3. 【想】(提煉Why、Where)根據上述內容,思考作者認為這一方法可以解決問題的理由及該方法的使用條件和可能的場景。
Why:區分目標的差別,調整目標的可控性
Where:團隊設定指標,公司收益率,個人寫計劃設目標
4. I:詮釋、清晰、準確、致用
滯后性指標是已經發生了有結果的指標,為我們設置指標提供具體明確的方向,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更重要目標并非現實中唯一的滯后性目標;引領性指標有預見性和可控性,預見滯后性目標的變化,受團隊力量的影響。
5. 【做】根據你寫的I撰寫本片段的A1和A2。
A1:激活過去,面向未來
為提高對生活的掌控力,我保持有早上起來寫晨間日記的習慣,列清單利用番茄鐘吃青蛙。疫情在家,放飛自我,清單隨便寫,寫了更多時候是完成不了的,寫了也是白搭。看著心儀挑選的清單日記本,已經有N多天的空白頁,復盤群中其他學員認真完成的作業,昔日的一起的戰友,今日我卻落后了,一個字惆悵吶。
反思:給自己一天就定的指標太多,完成不了青蛙,番茄鐘利用的不合理,完成作業時經常被打斷。
A2:規劃應用,指向未來
目標:規劃生活,提高對生活的掌控力,從無清單到用清單管理日常生活。
行動:早上7:00起床,列六個清單,完成三個大青蛙,利用番茄鐘完成,40分鐘+15分鐘。
上午完成兩個,下午一個青蛙
晚上10:30上床睡覺,睡前檢查清單。
完成事項一一打鉤,未完成的任務注明原因。
跟上復盤群同學的節奏,一起前行。
【Step2:自測修改】
請參考以下注意事項,檢查并修改自己寫完的I,將修改后的版本保存成作業提交。
□ I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沒有大段的摘抄,邏輯清晰,文字精當。
□ I是否包含了明確方法的具體步驟。
I是否包含了R里全部關鍵詞和關鍵句的意思,是否對原文相關的知識解讀準確。
□ A1的故事總結和A2的具體計劃,是否屬于片段要解決的問題。
□ A1的故事總結、A2的具體計劃,是否與I里提煉的方法步驟一致。
【注:Step1與Step2只是思路過程,不是格式要求,在草稿中進行即可。最終提交加工后完整的 I、A1、A2。】
請根據上面的【R】寫出你的:?
【I:用自己的話重述原文】
要求:符合I便簽的標準——詮釋、清晰、準確、致用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要求:符合A1便簽的標準——鮮活、故事、對應、反思
【A2:我的應用(目標與行動)】
要求:符合A2便簽的標準——目標、行動、關聯、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