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名譽和生命比起來,哪一個更可親?生命和財貨比起來,哪一個更珍貴?得到名譽和喪失生命,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熱衷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招致更慘重的損失。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的安樂。”
本章和前面第十三章的“寵辱不驚”有著緊密的聯系。寵辱榮患與人的生命相比,孰輕孰重?而本章是名利和財富與人的生命相比,孰輕孰重?
有關本章的內容,我在這次的千年最強暴雨中,深有感觸……
洪水濤天,人仰“馬”翻……無數視頻催人淚下……無數“寶馬”被洪水沖走,大家棄車而逃,手拉著手,喊著一致的口號,渡過滔滔洪水。這個時候,還要去心疼愛車么?還用去比較你的車我的車是什么牌子么?
“車沒了,家沒了,命還在,就好……”
“倉庫被沖毀,數百萬資產沒了……嗚……所幸,人還在……”
災難后的鄭州,這樣的感慨太多了……
老子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給出了警告與答案。
知足常樂,不可過分追求名利。“甚愛必大貴,多藏必厚亡。”
一個詞: 生命至上。一句話: 活著就是勝利,掙錢只是游戲,健康才是目的,快樂才是真諦。
有關立春之雨的冥想:
立春這天,“下雨了,下雨了!”滿地的青青麥苗歡呼著,終于從冬天的睡夢里醒來,伸個懶腰,打個哈欠,活動一下被凍僵了的身子,咕咚咕咚地喝著這“貴如油”的春雨。
小樹們也歡快地拍著手丫,竊竊私語:“好舒服喲,小雨滴,可討厭冬天了,又是冷風又是冰雹的,砸的我腦袋疼。還是你好,真溫柔,又給我水喝,又給我洗澡……”
小鳥們撲楞楞拍著翅膀,從這棵枝頭飛向那棵枝頭,歡快地沐浴著立春之雨,嘰嘰喳喳叫著。從第一陣雨滴降落之時,小鳥們就感受到冬天走了,春天要來了,這是宇宙告訴它們的。
而此時的人類呢,正躲在屋里,舒舒服服地避雨,取暖,看電視……
“哼!說什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下雨,你們就躲起來了,哪還想得起來天地自然,不如我們這些鳥兒們……”一些鳥兒們憤憤不平地說著。
“瞧,他們只會看手機,電腦,玩游戲了,哪里知道春雨這么舒服呢。也好,也只有他們躲起來,我們才敢出來玩兒嘛!”另一些鳥兒們應和著。
“是的,哪棵樹最先冒出新芽,哪棵樹最先開出小花,也只有我們鳥兒最先知道,最先去歌唱的,是宇宙媽媽賦予我們的第七感覺……”
立春的雨,繼續溫柔地下著,萬物繼續陶醉在它編織的溫柔的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