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六點,七十歲的趙奶奶,都會準時出現在小區的街心花園里。她喜歡牽著她的小狗,一起在花與樹之間散步,她認為這時候的空氣最清新。
鶴發童顏,仿佛說的就是趙奶奶。她的滿頭白發,雪亮發光,讓人看著優雅精神。雖然十七年前,她的老伴就去世了,孩子亦不在身邊,可她獨自一人,仍然活得瀟灑頑強。
她有幾個令人不可思議的觀念和固執。人們第一個注意到的,就是53歲守寡的她,沒有如多數人選擇的那樣,尋求一個后老伴,來安度人生的晚年,她保持單身至今。
老伴剛走時,她就打定主意不再結婚。她和丈夫感情很好,她認為丈夫是一個值得她永遠藏在心底的男人,她覺得毫無必要再找一個什么人來陪自己,后半生的日子,一個人過雖然孤獨,但總有一種希望還在,那就是等她自己死后,還要與地下的丈夫團聚。
她認為死去的丈夫,值得她用余生去懷念。
還有她唯一的兒子,在國外定居多年,她卻不愿意去出國讓兒子照料。很多類似的老人在退休后,都投奔了在海外的孩子,尤其是在那些國家還可以享受相當好的福利待遇,如果再加上國內的退休金,生活可以過得無比富饒和自在。人生的晚年,要是擁有這樣肥美的待遇,是令很多人艷羨的,卻也是可望不可即的。
大家都知道,趙奶奶的兒子在國外混得蠻不錯,好像是在美國硅谷工作,具體的不太清楚。有時候一群老太太們聚在一起聊天,聊得熱烈起來,就不是只有那張家長和李家短了,那迸發出來的虛榮心,決不亞于五十年前,當她們還年輕的時候。
還記得那首《七子之歌》嗎?這七子指的是二百年前被帝國主義占領的七個地方,包括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旅大(旅順大連)這七個地方。而老阿姨們談到的七子不是這個意思,是另外的涵義。
在大家的印象里,人生在世,都是為了這一串七子:房子、車子、票子、妻子、孩子,還有位子(權力)、名子(聲望)。人們的價值觀,總是充滿時代烙印。現在,的確是“金錢”壓倒一切。
一個老太太問趙奶奶:“你咋不跟你兒子,去美國享清福去呢?”
趙奶奶搖了搖頭,說:“孩子去美國,是孩子的選擇,他年輕。我都這歲數了,還是住在自己的國家自在。”
王奶奶說:“在美國好呀,福利好,聽說還有幫忙打掃衛生的護工,可以住在免費的出租屋里,水電費都不花,另外,還可以去領免費救濟、領食品和各種吃的東西,自己不愛吃,愿意扔的就扔,值錢的就拿到小超市,換成錢賣了……”
其他的奶奶們都瞪眼聽著。
趙奶奶反駁道:“這有什么好的?反倒讓人瞧不起,也讓咱們年輕的孩子們抬不起頭來,中國人就愛占小便宜,全世界都出名了,丟人不!這么做不缺德呀?”
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中國人聰明,有的說趙奶奶犯傻,也有的無所謂,最生氣的還是趙奶奶:“咱們不能那樣,會讓人瞧不起,也是太不講良心。你說那些老頭老太太,一大把年紀了,跟著孩子往國外跑什么?又不懂人家語言,又不習慣人家風俗,總想著把我們國家的套路搬過去,那你干脆呆在中國不得了?又何必給孩子添累贅呢?”
“那不是圖希人家環境好嗎?人家那里空氣新鮮,水干凈,食品放心……”
“我不圖希這個。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我們就非得把空氣弄得這么臟?非得把食品往有毒里做?非得把水污染得活不了魚?如果是這樣,跑了就完了?俗話說得好:自作自受!孩子去就去了,他們憑本事離開就離開了,總之還是極少數。老人湊什么熱鬧?這全家老小齊上陣,都去了,去了那么多,人家外國人也受不了。我們不是愛講葉落歸根嗎?老了就不要出去了,任憑你有多少錢、多大權勢,從自己國家老實呆著!也別抱怨環境不好,都是自己整出來的,那就得自己受著!我們老了,把這臟亂差的環境交給子孫后代,難道不臉紅?往人家的國家跑就沒事了?只要你是中國人,到任何時候,中國都是你的后盾,發生在中國的任何事都與你相關,好事也罷,丑事也罷,哪怕你都是第四代、第五代的華裔了,人家看著你那變不了的黃皮膚與黑眼睛,也會把這些事的榮辱與你和你的種族聯系起來。所以對十幾億的民族和國家來說,外國再好,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地方,讓你們一批一批搬過來,都搬過來,不就和你們不喜歡的那個中國一樣了嗎?最根本的還是讓自己國家責無旁貸地好起來,那些名人有錢人,有幾個真正離得開中國?他們的后代有幾個能真正融入外國?無論他們走到哪兒,中國不好的話,他們照樣臉上無光。我不在乎孩子留不留在身邊,但我也反對孩子留在國外,只是我不能替他做主。在我看來,那些往國外去尋找養老天堂的中老年人,是荒唐可笑的!別忘了,老話說的,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這條古訓,我們總用來教育年輕人,現在難道自己都不承認了?要說年輕的孩子們不懂事、不接受,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怎么也不懂事呢、做不到呢?”
趙奶奶的長篇大論,聽得其他老太太們啞口無言,好半天沒人說話。許久,一位老人從另外的角度說:
“這,人老了,孩子不在跟前,多孤單,多難受啊!”一個老人說。
“孤單、難受會適應的,”趙奶奶說,“這不算什么,老了還讓孩子圍著你轉,不怕孩子煩吶?偶爾見一次面更親切,最終在養老院里離孤獨終老,才是我們躲不開的宿命。學會平淡接受吧!非要變成老嬰兒一樣,隨時被關懷照顧,活著就沒意思了……”
最后,討論變得越來越冷清,很多人不同意趙奶奶的觀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趙奶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怎么說,自己兒子也在國外呢?總聽見人們說什么裸官、裸官的,她趙奶奶感情也是裸的,只是叫什么合適呢?叫裸老?裸奶奶?
大家不知道。
討論散了。趙奶奶牽著自己的小狗,又開始了在花草叢中來回溜達,悠閑地散步。她精神矍鑠,步履輕快,小狗跟在后面搖著尾巴跑……
談不上什么覺悟,不過在趙奶奶看來,她至死也不離開祖國,就等于是愛國者。那走掉的都是膽小鬼、叛徒、貪婪之輩……
或者這有點偏頗,不過她這么認為。有些人真的不應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