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華夏,浩浩蕩蕩五千年文明。是人誰不曾驚嘆過中華文明的壯麗?誰不曾貪腐與中華文明的韌性?
?在希臘人的長矛大盾下,古埃及文明中斷了。
?在羅馬人的浩蕩車騎下,古希臘文明止步了。
?在雅利安人的槍林箭雨下,古印度文明凋零了。
?人類文明自誕生那一刻,便不斷上演著征服與被征服,刀與劍的光不斷閃耀,血和淚不斷下涌。野蠻和文明總是發(fā)生沖突,而在武力的較量下,文明總是難以幸存。可是,中華文明卻算得上一個例外。自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到今天的人民共和國,中華文明如同奔騰不息的江河,摧枯拉朽地向前奔涌。
?中華文明雖未曾中斷,但中國曾不斷被異族侵略。
?南北朝時期有五胡亂華。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肆侵占中原地區(qū),中原衣冠士族紛紛南渡。然而,落后的民族統(tǒng)治先進的民族時,總是被先進民族所同化。尤其是出現(xiàn)孝文帝這樣有魄力的領導者時,改革不過幾年,南朝官員發(fā)出“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感嘆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后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想要在中華長久統(tǒng)治,均得習中華之禮制,學中華之文化。而在少數(shù)民族漢化的同時,中華文化也不斷融入了少數(shù)民族的特色,使中華文化長期保持活力。而自清王朝中后期始,中華文化便開始以指以漢族文化為主體,全國各民族文化之總稱的概念深入人心了。
?為使文化之泉長清永流,中國也曾多次向外取經(jīng)。最著名的,也是最成功的,便是佛教了。
?佛教起源于印度,東漢時期傳入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成為中國一大顯教。佛教來到中國后,便不斷被本土化,到如今,已很難找到它在印度時的影子了。
?中國向外國學習文化藝術,從來不照搬照抄。而是將其打碎,與自己原生的文化相和,捏出一個全新的、中國獨有的文化產(chǎn)品。
?中華文化到底是怎么樣的一種文化?數(shù)千年的沉淀讓它看起來太過剛脆,一曲則斷。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它十分有韌性。當命運的手粗暴的想把它折斷,它卻總是在外力撤去后緩慢復蘇。就在某個瞬間忽然發(fā)現(xiàn),它竟又恢復了滿目生機,甚至比這之前更為鮮妍。
?一個民族的偉大之處在于什么?當一位美國教授在課堂上問出這個問題后,各種各樣的答案蜂擁而至。巨大的財富,先進的技術,廣袤的國土民主的政治……都不是,這位教授說,一個民族真正的偉大,不是去侵略,不是看它占有什么,是當它的國土被侵占,它的政權被顛覆,它的人民流離失所時,它的文化依舊不死,依舊艱難向前。
?中華民族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一旦抹去它的文化,整個人類文明就要重寫,就在于,它的文化有一種韌性,無論受到什么挫折,都能艱難跨過。它如同鳳凰,百折不撓,不斷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