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最近很多企業裁員,失業問題的關注度很高。尤其是中年人失業問題。
那么,什么樣的中年人,容易失業?
1、公司中高層管理者
由于年齡增長及顧及家庭,在工作中的拼勁及激情,已大不如前。在職場上也有了數年經驗,一方面,成長速度變慢,能力和前幾年比,沒有多少提升;。
另一方面,也學會了推諉、甩鍋。遇到問題,不想著解決問題,而是不要影響自己的職位和薪水。
遇到新人的沖擊,很容易抵擋不住,或心有余而力不足,遭遇“中年失業”。
2、中年了,仍在從事基礎崗位工作。
為什么這么簡單的崗位,都沒有人愿意要中年人?
舉個例子:
背景:
A女士35歲以上,工作10余年,一直是基礎行政工作。比如復印掃描、收發快遞、支付水電費等。
想換工作,簡歷也是投這類基礎崗位。崗位的要求很簡單,應屆生或1-2年工作經驗,薪資也不高。
HR角度:
這類工作崗位,既然基本沒什么要求,大部分人都能勝任。為什么不招一個應屆生,招一個好管理又聽話,可能以后還會有發展的年輕人?
為什么要招一個35歲還在做基礎行政工作,都沒有職業發展的中年人呢?很明顯,這類崗位,你的競爭者,是千千萬萬比你年輕很多的求職者。
除非你薪資很低,比應屆生還低,或者這個崗位一時半會招不到人等情況,才可能選擇你。
所以,合適的求職者,工作年限應該和職位、工作能力、薪酬相匹配。
3、從事基礎體力勞動崗位。
體力、精力跟不上了,其他工作暫時無法勝任。朋友工作忙,家里請了一位阿姨,幫忙做做家務,帶帶6個月小朋友。
市場價的薪資,市場平均的勞動強度。
但是阿姨已經54歲了,時常喊累,小朋友沒抱一會兒,就說抱不動了。那么,阿姨已經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要么降低工資,做相對輕松的工作。否則就比較尷尬了。其他重體力工作更是如此,可能40多一點,就很吃力了。
失業,無論到哪個年齡段,都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情。趁著年輕,多為自己積累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