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剛過,我想寫寫父母的愛情故事。我的父母出生于上世紀的六零年代,都是普通家庭,經歷過物質匱乏的苦難歲月。有人說,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那一紙婚書,就是一世的承諾、一生的守護。
有一天,父親忽然在微信里給我發了幾張照片,有我小時候上學的成績單,有我中學的獲獎證書,有我大學的黨員徽章,還有他和母親的結婚證書。我知道,這些東西對他而言都是珍貴的回憶。他把這些物件兒放在那個紅木古董箱籠里,保存得特別好!
當我看到父母親的那張結婚證書時,心中真的無限感慨。辦理日期是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六日,父母親結婚已三十六年有余。他們為什么會結婚?結婚之前他們是如何相遇的?他們之間擁有愛情嗎?
在過去那個思想保守的年代,大多數人是經由媒人介紹,相親之后步入婚姻圍城的。我的父母也不例外!據母親回憶,在她跟父親相親之前,父親已經跟別的姑娘相過親了,只是沒相中。父親長著一張白凈清秀的臉龐,但生性羞澀,看到姑娘就會臉紅。有一個相親的姑娘特別喜歡父親,非常地大膽主動。因為她還是姑姑的同學,索性就直接住到我們家里去了。但是,父親不為所動,硬是沒有接受那個姑娘。
冥冥之中,父親也許是在等待母親的出現吧!終于,經過旁人介紹,父母親還是相遇了。算是一見鐘情吧,自看到對方的第一眼就心生歡喜。父親善良老實,母親熱情潑辣……他們開始談戀愛,在趕集的日子里約好一起去街上吃炒粉,看電影。父親不善言談,母親倒是能說會道。倆人看起來性格各異,實則非常互補。
外公家的條件尚可,外公是村里的干部,有一點工資收入。母親是家里最小的女兒,卻也是比較能干的。外公將財權交到了母親的手中,家里日常所有的開銷都由母親支配安排。一大家子的人,包括外公外婆,大舅舅大舅媽還有余下的幾個舅舅,大概十余口人的吃喝拉撒都是母親親自安排。每個月,母親拿著外公的私章去領取工資,而后把錢分成幾分,用于一個月的各種開支。母親雖則強勢,卻也是聰明能干之人。
父親家置業于鬧市,祖父早年淘金后做買賣,也有些許積蓄。而父親有一門好手藝,是老實厚道的匠人,可做各種家具門窗,有自己的收入,能獨立生存。盡管如此,外公也未必舍得讓他疼愛的小女兒嫁給父親,因嫌棄祖父家中只育父親一子,門單戶薄,怕以后受他人欺負。
好在母親向來獨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主。她努力爭取,最后跟父親訂了親。不久后便和父親到公社領取了結婚證書。婚宴是后來補辦的!祖父家給了彩禮錢,同樣的,這彩禮錢還是由母親自己支配。她拿著那些彩禮錢給自己置辦了嫁妝,買了鳳凰牌的自行車、上海手表、收音機、電風扇、縫紉機,還有被子、箱籠……
出嫁那天,送親的隊伍就吹著嗩吶八音抬著那些個物件兒,走著坑坑洼洼的泥路把母親送到了父親家里。當母親給我講起這些往事的時候,我看到她眼睛里還放著光,她應該是高興的,應該不會后悔自己的選擇!
兒時的我一直都認為沒有人的脾氣會像父親那么好,他就是個老好人。他對人總是那么謙恭和善……父親老實巴交,但母親從來不會任由外人來欺負父親欺負我們家人。該爭取的利益母親一定會替家人出頭。母親待人熱情,她不會去招惹別人,但別人若是想欺負我們家勢單力薄那也是沒門的事兒。她總是努力地維護著我們的家庭!
母親話多,愛嘮叨,但是父親從來都是默默地聽著。他了解母親的性格特點,也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是為這個家好,所以父親不會跟母親計較。長大后的我一直在想,父母親的性格互補,一柔一剛,一物降一物,這或許就是他們婚姻長久的秘訣吧!
誰的愛情走進婚姻后不需要面對雞毛蒜皮的糟心事呢?關鍵是夫妻倆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解決吧!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我相信,那個八零年代的父母輩們也是擁有愛情的,更純真更美好的愛,融于生活之中……至今仍記得那個情景,在我四歲那年,父親和母親拿著一個籮筐到街上抬回來一個黑白電視機。那是我們家擁有的第一臺電視機,我看著他們倆興奮地將電視機抬到桌子上擺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夫妻之間,有什么比共同努力追求幸福生活更精彩的呢?
父親做的家具用品越來越越好,找他做活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去更遠的地方買了刨板機,在家里辟出一塊地方做家具用品。父親忙不過來的時候,母親收拾好家務也會幫著一起拉據木板。我從小就是在那些刨花中玩耍著長大的,那些小木塊就是我的積木。偶爾抬頭看著爸爸媽媽一起據木頭,你拉我送,一來一往,感覺是快樂的。外面的陽光投射到那些木塊塊上也變得明亮了許多!
如今,父親母親都已年過半百……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平安健康。而我們最大的心愿也是他們健康長壽、平安喜樂。他們攜手了大半輩子,不是因為那一紙婚書,而是都活在了彼此的心里。雖然母親每次打電話還是會嘮叨父親如何如何,但是我知道那每一句嘮叨都是對父親的關心和愛。
一紙婚書、一生相守,在如今這個浮躁不安的年代或許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而在過去那個純真的年代,在認真的人心底它就是一生一世值得守候的愛與承諾!
? ? ? ? ? ? ? ? ? ? ? ? 三月瀲影原創
? ? ? ? ? ? ? ? ? ? ? ? 2020年0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