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寫了幾篇關于寒假、讀書等關于大學學習的文章。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你上過大學嗎?你的大學是怎么過的?
大學畢業至今,已將近十年。之所以想寫寫關于大學的方方面面,正如我給文集起的名字一樣——大學只有一次。
我能給大家的,不是成功的經驗,而是失敗的教訓。
我這樣走過,但我在走的時候,沒人告訴我;所以我覺得,這些文章,如果能讓正在讀大學的你們,少走一些彎路,就實現了它的價值。
今天,我就想來說說我的大學。
確切地說,我在本科時讀過兩個大學。
兩個大學
第一個,我考到了陜西師范大學,提前批。它是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國家級重點師范類院校之一。
師范類是在提前批,我因為不會報考,提前批報得比重點批分數低,所以檔案被提前調走,重點批也就相當于白報了。但是,我的分數,去吉大、東北師大,都多出了30多分。
因此,總覺得不太甘心,可能那時開始就已經埋下了要退學的種子。
當時我的數學很差,但仗著雄厚的英語和語文功底,還有很高的文綜分數,總分還是很高。高考之前,給我補習數學的老師說,今年別走了,老師輔導你一年,明年你肯定上北大。但我當時一心想上大學,雖然這個分數去陜西師大有些虧,但也還是執意要去。
我讀的專業是小語種俄語,這個也是報志愿時瞎報的。因為喜歡語言,我幾乎選擇了所有的語種。
等上了大學了解之后,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俄語,所以執意要退學。記得當時家人和老師輪番勸我。老舅答應我,如果你不退學,我就給你寄一臺電腦。當時,電腦非常貴,還沒有同學能有自己的電腦。老師說你可以大三考研,也可以第二年申請換專業,但當我去問了教務處,說只能給我調到思想政治系之后,我就更非得退學不可。
最后,在高考僅剩4個月的時候,我重新坐到了高中課堂,復讀。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應該怎么辦?關于這段經歷,我會另辟文章詳細寫,這里先不展開。
復讀時,趕上數學高考大綱修改,加了兩章之前沒有學過的知識點。我的數學本來就差,最后只能看運氣。結果,數學卷上,那兩章出了兩道大題,當時我知道,數學肯定砸了。
復讀的時候,雖然半年多沒有復習,但仗著自己的底子和記憶力,稍微撿了一段時間,就很快跟了上來。模擬考試,幾乎一直是全校文科班第一名。老師讓我報北大,但我知道復習的壓力下,我肯定發揮不好,所以根本不敢想。
最后,我報的是南開大學金融系,南開最好的系。成績下來了,只差了幾分,被調到重點第二志愿,一個我不想也不愿意去的大學,好在專業是我喜歡的——英語。
就這樣,我不情不愿地去了那所大學。
沉淪期
上大學后,有兩年時間,我都處于沉淪、不上進的時期。班上也有好幾個同學跟我一樣,第一志愿差了幾分,就落到了第二志愿,大家都是帶著情緒來到的這里。
因為有著對學校的天然排斥,我們看哪里都不順眼,教室、食堂、宿舍,哪里都沒有一點滿意,課也不認真聽。但因為初高中打下的底子,專業又是英語,所以即使吃老本,每次考試還都能打很高的分數。綜合英語期末考,滿分100,那幾年我沒有低過90分,學年也就只有一兩個。
但我并不是認真上課的人。
沒課的時候,會感到一陣陣的空虛,有時候窩在宿舍里,天南海北地閑聊,或者和好朋友出去壓馬路。對于作業,糊弄糊弄就過去了。
當時,沒有想過自己的未來,甚至覺得自己的未來已經被高考,更準確地說是報考,給毀了。
在那兩年,我也沒閑著,做起了生意,而且風生水起,掙了很多錢。后來大三、大四開始奮發圖強后,就只在新生開學的一個月做生意了。這段經歷,也會再另起文章寫,這里不展開。
即使每天無所事事地混日子,但我并不開心。那種失利的痛苦感時不時地向我侵襲而來,但木已成舟,我已無能為力。那時也很少去圖書館,最多的時間就是在寢室呆著,一天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日復一日。
有一天,我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讀了一頁就一發不可收拾,用了一周多的時間,把它讀完。如果說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的某一本書,那么,這本書無疑改變了正處于沉淪期的我。
從那以后,我開始拋棄過去,因為我知道,過去的事沒辦法改變,但我還有未來。
奮發期
大二下半學期,受那本書的鼓舞,我開始重新看待自己的學業和未來。我說不出書中的哪里打動了我,但就是那么一瞬間,讓我忽然滿血復活,充滿了學習的欲望。關于那本書,我也會在后面的文章中提到。
當時和同學還去聽了一場關于翻譯考試的講座。聽完回去,我們都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努力的目標,生活多了一個期盼。這也是我反復強調聽講座、聽名校公開課的原因,它們會給你打開一扇窗,通過那扇窗,你會收獲太多,無論是知識還是前進的動力,都將對你大有裨益。
開始奮發后,我幾乎每天都5點20分起床,先去圖書館門口等開門,然后占座,占完座去食堂吃早餐。
冬天的時候,天還是黑的。如果沒課,我會在圖書館看一天書,一直到晚上閉館的音樂響起。第二天,再繼續如此,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多,直到大四下半學期去北京找實習工作。
那段時間是我大學的黃金期,我看了無數本傳記、歷史、文學、哲學等社會學類的書,專業類的書也看了好多,還考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商務英語考試BEC中級。這些都為我之后找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
閱讀也讓我找到了一個新天地。越讀書,我就越發覺自己的無知;越發覺自己的無知,我就越努力去讀書,甚至是爭分奪秒。
時間一旦被利用起來后,就會發覺多少時間都不夠用。
大四,我通過了國家翻譯考試和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分數都很高。因為扎實的專業功底和知識面,我一畢業就進入了我夢想多年的名企,有比較絢爛的工作履歷。
如果沒有大學后半段的努力,畢業后,我可能和其他人一樣,找工作屢屢碰壁。感謝那本書,更感謝那無數個披星戴月的圖書館生活,讓我自己從絕望的深淵爬出來,才有了后來的一切。
這也是我反復強調讀書、學習的必要性。而在這一切中,我要強調圖書館對于大學生的重要性,之后會再寫一篇關于圖書館的文章。
學校的一切,都是學校的,別人帶不走的,是你的知識,你的底蘊。為了這些,你必須讀書,大量讀書,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懂的有多少。當有了這種對知識的渴求后,你的讀書不再是外在驅動,而是你主動讀,且享受讀書的過程。
關于我的大學,就簡單說這些。關于大學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關于社團、兼職、專業課、考證、考研、找工作等,我再慢慢一點點說,希望能夠給正在上大學的人一點借鑒。
大學只有一次,你要認真度過。
【談大學】中,談一些有關大學期間學習、考證、愛情、考研等故事,期待你的關注。
如果喜歡,能否給顆小愛心,鼓勵我繼續寫下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