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為何出兵中國
興起于山東的義和團,在山東遭到了山東巡撫袁世凱的鎮壓,被迫轉向直隸。此時由于形勢的變化,義和團受到了頑固派的大力支持。當時的頑固派的領袖載漪、剛毅認為義和團可以利用,他們成功說服了慈禧支持義和團。義和團一夜之間由亂民變成義民,于是大量拳民涌入北京城。
進入北京的拳民如同洪水猛獸般不可控制,他們燒了外國人的教堂、寓所;殺死或者活埋中國傳教士;掘開死去的外國傳教士的墳墓,比如利瑪竇、湯若望的墳墓都被掘開。其中最重要的幾件事是日本使館書記員杉山彬被官兵打死,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拳民殺死,以及拳民圍攻使館區。
在這種情況 下,各國大使紛紛向國家請求救援,于是有了八國聯軍入華。而慈禧面對八國的宣戰,居然草率地同時向八國宣戰,正是無知者無畏。
清政府為何允義和團入京
對于農民軍,統治者一般識之為洪水猛獸。當時的掌權者慈禧為何要讓義和團,進入天子腳下呢?這是出于一個女人的憤怒,主要是對洋人的憎恨。這種憎恨很難說是咱在民族立場上,而是個人角度的。
因為在戊戌變法時,洋人大力支持光緒皇帝。并且慈禧還聽說,洋人密謀除掉他,歸政與光緒。所以老佛爺被激怒了,她想找機會教訓一下洋人。載漪和剛毅把義和團介紹給慈禧,并且讓義和團給慈禧表演了刀槍不入的神技。慈禧大喜,認為民心可用,大家精誠團結定能給洋人一個教訓。
瓜分大會
?《辛丑條約》規定中國需要賠償各國白銀共計4.5億兩,那么這些錢應該如何在各國分配呢?當時各國制定的標準是主要依據各國出兵的比例,然后再看各國的損失。出兵最多的是俄國,據說是17萬左右,實際上也僅有幾萬人攻城,這是其在中國駐軍的人數。然后是德國,因為德國公使被殺,再者就是德皇有威廉二世好戰。日本是出兵十分積極,排名第三,但是賠款只在第五位。因為日本和美國是新興國家,論資排輩應該在后面。由此可是國與國關系,實力決定一切。
? ? 關于這筆賠款,清政府最后也沒有還清。一大部分在美國的倡導下,歸還中國用于發展中國教育。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中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混亂是因為教育不行,因此把中國教育發展起來就會避免這樣的事發生了。而俄國因為發生了革命,也就不好意思再要,也沒有還的意思。日本最不愿意歸還,但是迫于壓力,一部分用于教育,一部用于在中國建立文化機構,實為特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