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BC的紀錄片一貫都是良心出品,這不最近我又看BBC的《英倫浪漫史》入迷了,全部紀錄片一共分為三集,主持人依舊是那個操著一口標準英倫腔調,衣著得體的露西.沃斯利。
? ? ? ?看這部紀錄片堪稱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精致的中世紀古典服裝,優美的英倫鄉間風光,甚至連主持人略顯浮夸的演技,都很讓人享受。
? ? ? 第一集的英倫浪漫史,我把它命名為血腥愛情故事。主要介紹喬治王朝時期,即1741年至1830年間的英國,這個時期的女人還是附庸品,愛情對于她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婚姻與其說是兩個靈魂的結合,不如說是兩個家族的妥協。
? ? ? 而露西也用一個絕望女孩兒的故事揭開了血腥愛情故事的序幕,1717年的瑪麗,寄宿于有錢叔叔的家中,初初躋身于上流社會的瑪麗,如果她的故事被寫在當代的言情小說里,或許就是一部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
? ? ? 可惜三百年前的婚姻,就是那么的世故,那么的庸俗,那么的殘忍。姑娘成為了交易品,她的年輕貌美,換來了叔叔的前途無量。她成為了兩個家族聯姻的犧牲品,嫁給了叔叔的有錢朋友彭達瓦先生。
? ? ? 這位彭達瓦先生,有占地數頃的莊園,有金碧輝煌的城堡,有簇擁無數的奴仆。但可惜他就是一個年齡比瑪麗大了三倍,嗜酒如命,過度肥胖,衣衫襤褸,行將朽木的老人。
? ? ? 在18世紀,像瑪麗這樣,因為家族聯姻而淪為犧牲品的女孩還有很多,她們不知道愛情為何物,外祖母、母親,身邊無數女性長輩的例子告訴她們,婚姻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 ? ? 直到《帕梅拉》的出現,說到《帕梅拉》的作者塞繆爾.理查森,堪稱是英倫羅曼史的童話教父,據說簡奧斯汀也受到了他很大的影響。
? ? ? 作為西方文學史上的經典浪漫主義小說,或許《帕梅拉》的故事情節在我們現在看來,滿滿都是套路。但是對于當時的女性來說,這本書簡直為她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 ? ? 故事的女主人公帕梅拉.安德魯,年方15歲,是男主人公B先生家的女仆。帕梅拉與B先生的故事,就像是走鋼索一樣的愛情,一邊是中世紀的倫理道德,一邊是年輕男女相互吸引的本能。
? ? ? 最有意思的是,據說小說里有很多這樣的橋段:只要B先生一靠近帕梅拉,她就會不由自主地昏倒。或許在今天的我看來,這就是最早的瑪麗蘇吧,柔弱無力的女主角,霸道囂張的男主角,再加上跨越階級的愛情,原來這樣的套路從18世紀就一直延續至今了。
? ? ? 別看《帕梅拉》的故事這么完美,但其實中世紀對于女性來說,是典型的血腥殘酷。沒有愛情的婚姻,沒有獨立的人格,甚至自己都會淪為丈夫的附庸品。
? ? ? 在《帕梅拉》小說的最后,B先生為帕梅拉爭取了一定的財產獨立權,這在當時已經很大的進步了。但更多的寡婦會淪為像瑪麗.彭達瓦一樣,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自己、自己的孩子、甚至自己的陪嫁品,都歸丈夫所有,而當丈夫死后,則為丈夫的繼承人所有。在物質基礎都無法保證的中世紀,浪漫又從何而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