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創作——需要靈感的東西。它來時思路如泉水涌動,一瀉千里。它走時如同墜入深淵,任爾東西南北如坐針氈。
蕓蕓眾生相,卻難得茍同一二。曾幾何時想過為何,總結來說兩詞,思想和主見!
但凡有思想的人是不容易被掌控的,但凡有主見的人更是思想的庇護。社會的可憐之處,正如催眠之術,大眾化的迷醉。當問題被拋出,更多的人是跟著輿論的導向,而不去思考問題背后的意圖和目的。附和是一種姿態,而這種姿態的背后是隨波逐流,如果人活著只是為了成為別人的影子或者精神的替身是不是我們的存活只是如同浮華略過,中看不中用,再多的物質豐腴也無濟于事,填滿的只是底層的欲望,并非內心的真正的空虛。
人人都在追求過盡千帆后的大智若愚,人人也都向往激情夾雜著運氣,承受依賴的同時不了解愛與被愛的遞進關系,輕重緩急的時候不懂把控自我的基礎需求。人過的渾渾噩噩是有原因的,可我們不懂去抓住那根稻草追根溯源,都說每一次的苦難和艱險是了解我們自己最好的機會,所以苦難是服,苦難是幸,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人少之又少。迷惑的雙眼始終離不開那一層紗或紙,所謂隔江相望霧靄朦朦尤為美。真正讀透的人又有多少,自然不會明白其中真意,又如何過濾大腦,得出自己的想法,意見,建議和總結,人生沒有這樣的悟性,活的再久都是虛度。難得糊涂,是真的糊涂啊卻成了智者眼里的另一種解讀。
聰明的真正含義不是看透不說透,而是心里早已經有了全盤的想法和計劃。永遠,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智慧去挑釁身邊的任何人,能夠并且愿意陪著游戲的,終究是那些志趣相投,心靈相通的,如若沒有吸引,何來相聚,也不會有故事的發展,更不會有情感的投入,深入的思考,靈魂的相交。撇去肉體的歡愉,神經的刺激,情感關系的依戀,剩下的不過是經驗的迷惑,發自內心的故弄玄虛。誰也不是傻子,無論是非,早晚有恍然大悟那個片刻,有些人只是愿意放在心里,而有些人擅長張揚。兜兜轉轉的人生之路,委婉曲折的時候是別樣風情,卻也應該想到開始和結束的方向可能未必保留完好。
別去爭執,別去羨慕。也別去怨恨,更別去挽留。來回往復后終會茶涼,荊棘滿布中暗生希冀。你懂不了的百態生活,總會有個人幫你懂。你解不了的心中晦澀,總會有個人給你答案。這就是陰陽之道,也便是圓缺之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修之,求之,人生也便不知不覺間走到了,盡矣。
別讓經歷磨滅了心中的那團只屬于自己的火,生活的意義在于燃燒自我,燒得越旺,內心越是狂熱,生活也越精彩。別讓他言左右了大腦內在的那份唯一價值,金錢再貴又有何用,沒有了軀體的凌駕,都是一片虛無,用自己的火一燒,只見一絲灰燼,主客體的分解缺一便無存在意義。
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歲月可堪!歡顏膝下?歡顏終老?歡顏你我值此一遭世間冷暖?再難都不是事,保有一份赤子之心,有心比任何都難,也都比什么都稀。或繁華都市,或隱匿山林,唯美之境,完美而不易。人心,還是需要一點寧靜和恬淡,看看天,說說話,一切也只天地間明了。
看,不一樣的世界;說,不一樣的人話。
看不一樣的,世界;說不一樣的,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