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
簡介:
內容運營往往被人們認為沒有太多必要,也被認為這就是寫寫文章,想一想策劃的方案就OK了,其實不然,內容運營也有內容運營的一些門道,它有它的目的,它有它的影響力,它有它的一些模式體現,它就是與眾不同的內容運營。
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么需要內容運營?”。目前,內容變成了互聯網公司的主要戰略目標。據了解,百度的CEO李彥宏在百度公司內部信中提到了“百度從本質來講,最核心的東西還是在做內容的分發,內容分發是我們的核心,我們之所以能夠存在,并且能將很多業務做起來,是因為我們有內容分發這樣一個堅強的大盤,這個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獵豹的CEO傅盛這樣表示“我們的戰略十分清晰,將繼續使用工具型產品作為獲取移動用戶的切入點,在此之上,將內容型產品打造成為平臺產品,借此不斷提升獵豹用戶的活躍度。憑借海量用戶基礎、強大數據支持,獵豹將打造全球化的內容生態體系。”一瞬間,仿佛許多的互聯網公司都開始打造內容平臺了。
互聯網的初期,大部分互聯網產品是根據用戶的需求把需求當作切入點來吸引用戶,而隨著產品逐漸穩定,市場上相同產品的增多,產品功能逐漸趨同,一時間很難有一個很特別的功能出現,那么產品的差別如何體現呢?那就需要看運營的走向了。
內容運營基本工作其實有很多,主要應該包含以下幾點:
1.平臺上大部分內容都是從各個渠道收集后進行二次處理進而呈現給用戶的。所以,素材的收集是內容運營的基本。
2.好的內容往往是原創,文筆好的的內容運營人員一定會選擇原創內容進行傳播。所以說還需要內容運營其中還需要內容的創作。
3.如何呈現給用戶也很重要,是寫成一篇文章,還是圖片的形式,還是做成一個頁面?不同呈現方法對不同用戶來說會有不同樣的效果。
4.有內容后,就需要選擇正確的傳播渠道來擴散,市場上很多時候都是選擇微信或者微博作為一個傳播途徑,其實還有很多垂直的產品都是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5.所有的基礎工作都做完了,就要看一看我們是否已經達成了我們的目的,從而進行一個內容的評估。看是不是有很多人來使用,活躍度是否提高,需要從數據的變化來分析我們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tips:當然了,除了這些日常基本工作外,還必須了解具體內容的篩選、內容審核、內容版權、內容消費對象和用戶反饋等,這都是內容運營人員應該了解的基本工作內容。)
有一些前輩提出了一些小技巧:
(1).了解用戶,貼合時節
(2).圖文結合,簡單易懂
(3).畫龍點睛,重點推薦
它的市場需求: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移動產品,按照對內容需求的不同大致劃分為以下3種。
第一種,內容型產品:主要包括直播類、長短視頻類、音樂類、資訊類、閱讀類。這些產品給用戶呈現更多、更好的內容為目的。這些產品如果沒有內容支撐則產品無法成行,且需要的內容運營人員數量巨大,有很多時候甚至還需要專門的內容審核人員。
第二種,強內容型產品,電商類、社交類、教育類、健康類。這些產品本身不是內容型產品,但是需要很多用戶對內容進行填充才能完好的運行。比如電商需要商家上傳商品的圖片、標題、介紹等信息,用戶在購買完商品后需要填寫商品評價、商家評價、物流評價、曬單分享等等,而社交類需要用戶分享動態,引發好友的評論點贊關注等。教育類型產品需要用戶將試題或課程分享到平臺上,從而才會有后續的討論。健康類產品多是用戶發出咨詢,也有內容分享的。這些產品是非常需要內容的填充的,尤其是優質的內容填充。
第三種,弱內容型產品,工具類、系統類、辦公類、生活類,這種統稱為“工具類”的產品它們往往不需要那么多的內容填充依然有許多人會使用它。但是為了更好的商業化變現,不少“工具”產品也開始提供內容的入口。比如我們使用的UC瀏覽器還有獵豹清理大師。
它的模式:
內容運營有幾種常見的模式,不同的模式是不同的工作模型,來看一看都有什么模式
1.傳統單項式推薦模式,傳統的模式也就是也就是廣為人知的門戶網站,比如比較著名的“四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在互聯網起步沒多久的時候,很多做互聯網運營的人被稱作“編輯”,因為很多門戶網站上的信息都是這些運營人員對信息進行假工和編輯后填充上去的。
隨著發展,更多的門戶網站是這樣運營的。讓一個主要編輯去選擇內容,一堆人去進行二次創作,這樣既可以保證整體內容的品質和調性也可以保證相關內容體量大。
優點:這樣的優點是可以為用戶節省挑選內容的時間,同時有利于短時間內放大某一事物的傳播效果。
缺點:但是缺點同樣很明顯,編輯所挑選的內容不一定是用戶需要的,用戶和產品不能達到很好的互動,推送的內容不夠人性化。
2.基于數據和個性化推送模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互聯網快餐文化體現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用戶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適合自己的咨詢內容,比如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為代表的新聞資訊類產品就是這么做的。
這類的資訊類產品不同于傳統的運營推薦模式,它們是囊括了市面上各種內容來源,包括各大傳統媒體、“機構大號”、個人創造的內容都可以在今日頭條上面找到。今日頭條將用戶瀏覽記錄進行一個數據分類處理,之后再根據分發機制根據用戶閱讀喜好進行一個內容匹配和推薦。每個人看到的頁面都是不一樣的,而且資訊的數量遠遠的大于用戶需求,這種基于數據和個性化的推送模式也是目前被大眾以及市場所認可的。
優點:內容都是用戶喜歡的,節約了用戶許多的時間
缺點:這樣子用戶往往在后面看到的信息都是單一的不夠多元化,容易一葉障目。
3.專業PGC模式與用戶UGC模式
互聯網逐步開放,一些團隊開始進行信息采集和發布,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時代,不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傳播,則自己的話語權和品牌就會逐漸被淡忘。所以一些專業的PGC團隊誕生了。這類團隊專門制造垂直類內容,并多加利用多渠道。更加的貼近生活,能根據需求調整方向
UGC模式,門檻兒低。大的內容平臺,有良好引導和優秀運營機制,ugc發揮作用重大。百科類,社區類,短視頻類。也要在這種模式設計的時候設計用戶可互動交互的方式。
***以上就是這次要分享的全部內容,其中有一些是前輩們給出的意見***
***作者:BlackLeft***
***目的: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了分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