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直很喜歡的一個社團終于招新了,很激動,第一時間就報了名。面試時,社團負責人問我:讓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了又想,工作已經三年的我除了大學期間拿過幾次獎學金,好像也沒有什么特別有成就感的事。面試的結果可想而知,我錯過了機會。回去之后,我對“沒有成就感”這見事一直耿耿于懷,深思原因,才發現自己這26年來竟是為別人而活。
高二,文理分科,父母說,女生學文科好。于是我放棄自己喜歡的數學和生物,每天背誦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明治維新的現實意義。高考之后選專業,在會計事務所的舅舅說,會計專業將來好找工作,所以在他的建議下,我成了財經學院的一員,并能準確算出產品的賬面成本和實際成本。畢業后找工作,室友說,一起考公務員吧,工作穩定有保障,于是三年后的現在,我為了趕一篇領導第二天要用的講話稿,加班到凌晨一點。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我的高考成績不錯、專業成績不錯,公務員一路走來也算順利,在別人眼里算是活的很好,但對我來說,這些都不在“有成就感的事情”之列,因為它們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像提線木偶一樣,被別人牽著走,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要問一問自己。如果我能早點學做一個自私的人,我會向這些事情都說“不”。
大學時有個特別喜歡的學長,以至于現在還會時不時去他的朋友圈看看。喜歡他,不是因為他長得有多帥,而是他的生活狀態讓我特別羨慕。他喜歡唱歌,曾經連續三次獲得校“十佳歌手”冠軍,參與過本地各種晚會錄制,還在一家特別受歡迎的深夜電臺“男生宿舍”中擔任過特邀嘉賓。他喜歡攝影,拍出來的照片每一張都像明信片一樣。每年寒暑假,當我在家里通宵刷各種電視劇的時候,他帶著鏡頭走過了許多地方。他喜歡看書,放棄了在省級電視臺做編導的工作,在我們大學對面開了一家小小的書店。一年后,這家書店成了同學們下課后的不二去處。正當我們覺得他總算安穩下來后,他又高價賣掉書店來到北京一家傳媒公司做了影視策劃。
他總是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好,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天賦。但是熟了之后我才發現,每一次選擇,他也經歷過猶豫和迷茫。他也會在深夜12點看著已經改的面目全非的策劃案,問自己一句:值得嗎?但他依然在不斷嘗試,不是因為這些事情他做起來特別容易,而是因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人生信條:活著,就是體驗,就是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他這么想,所以他就這么做。
學做一個自私的人,就是要學會與自己對話,多問問自己:你想要什么?就是要學著尊重自己,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哪怕所選擇的是一條更艱難的路。如果我一開始就明白這個道理,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擁有自由意志的人,我就不會羨慕別人“生活在別處”了吧。
2、
十幾歲時,我就覺得生活特別艱難。那時我還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每次在班上收作業,總是能感受到滿滿的惡意:任憑我怎么吼,壓根就沒有人理我。工作之后,這種情況也沒有改善多少。我們科室,一共兩個人,負責整個單位各種公文的撰寫。每次科長把要求說完之后就讓我自己寫,這讓會計出身的我壓力很大。那段時間,我開始整夜整夜的失眠,我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我想要辭職卻遭到父母強烈反對。世界很美好,我卻很焦慮。我懷疑自己得了抑郁癥,開始在網上搜索各種抑郁癥的治療辦法。但似乎沒什么效果,痛苦依然在繼續。
后來有一天,科長突然問我:我覺得你有點不在狀態,是出了什么事嗎?我莫名其妙地大哭起來,把這段時間的壓抑和盤托出,我告訴科長,我應付不了現在的工作,我想辭職。科長很吃驚,她驚訝地說:原來你的壓力這么大,每次交給你工作你總是一言不發就接受,完成的也不錯,我以為你很輕松......
一番深談,我才想起來,其實每一次科長都問過我:有什么問題嗎?但作為新人的我,為了給領導同事留個好印象,總是回答:沒有。不僅如此,在平時的人際交往中,我總是因為怕麻煩別人,而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時間一長,焦慮像毒素一樣在我身體中累積,別人卻根本感覺不到。
高中同學會上,我和同學們回憶起過去,都覺得特別感慨。酒過三巡,一個以前不太接觸的同學說我變了。我問:為什么?他說:以前都覺得你特別高冷,有點傲嬌、不愛理人,讓人不敢靠近。現在發現原來你這么親和,如果能回到過去,我想我會和你成為好朋友。
我笑著不說話,心里卻一沉。原來以前的我在他們心中的印象是這樣的,鬼知道所謂的“高冷”“傲嬌”其實只不過是內心的自卑罷了。因為自卑,所以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總不敢去表達自己,怕說了不該說的話,讓別人不喜歡。
學做一個自私的人,就是要學著正視自己的卑微,見到美女會犯花癡,卻不因此就覺得自己長得丑、沒臉見人。更重要的,是學著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有話就說,主動交流,不指望每一句話別人都能理解,但至少讓他們聽一聽你真實的聲音。
3、
表妹今年17歲,在一所普通高中讀高二,成績中下。舅媽很擔心她第二年的高考,所以想請我在每個周末為表妹輔導功課。她甚至愿意因此承擔起我每個月的房租,但我想了一下,拒絕了。對于工作后經常加班的我來說,只有周末這兩天是真正屬于我的時間,且不說我的輔導能不能讓表妹的成績有所提升,單這一點,我就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別人身上。
雖然事后我被舅媽說成是一個“自私、沒有人情味”的人,但卻因此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大四考驗那會兒,我在圖書館遇到一個心儀的男生。本著不給自己留遺憾的態度,我主動要了男生的聯系方式,每天抱著手機等電話,思考著要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妝才能給男生留下好印象。在圖書館自習時,總要時不時抬頭看一下他在干什么。他不來時,也會在心里問自己:他為什么不來,是不是因為我?最后,連自己也無心學習。結果可想而知,我既沒有得到男神的青睞,也沒有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
后來接觸的人多了,也慢慢意識到,其實男神一開始就對我不感興趣,所以不管我如何精心打扮,如何對他噓寒問暖,我注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如果是現在的我,我會在知道這一點后立即“懸崖勒馬”,把時間用在專心備考上,那樣的話,至少我現在就不會為了考在職研究生,每晚熬夜復習了。
我有幾個同學,由于畢業后在同一個城市工作,感情特別好,有事沒事總要聚聚。其中有一個男生,每次聚會,不管是不是他組織的,他總是像東道主一樣招呼每一個人,期間端茶倒水,無微不至,讓其他人都有點不好意思。有一回無意中說起這事,沒想到他說自己也挺累的,總是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而生怕別人受到冷落,最后弄得大家都不自在。
不要在不重要的人和事上浪費感情和時間,很久以后我才明白這個道理。明白之后,我想我變得更“自私”了。我知道這個世界是圓的,所以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我,所以我要省下更多時間,去尋找對我重要的人和事。
去做一個自私的人,就像喬布斯說的那樣: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