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百度
今日秋分
從農耕社會走出來的我,似乎對二十四節氣有著一種條件反射:看到一個節氣首先想到的是到了該干啥農活了,比如今日秋分,華北平原上的老家應該掰玉米了,到了寒露和霜降就該播種冬小麥了。不知今年老家秋季收成如何,播種是否會順利。
在我印象中,小時候的夏末秋初,華北平原大地上要么是下雨過多,家家在農田挖溝排水,排不出去就人工排水,就是從田里溝的一頭用桶或者臉盆一下一下的往外提水出去,要么就是大旱,把莊稼差不多干死,所以有個民謠:旱三年,澇三年,風調雨順又三年,就是很準確的說我們當地的秋季莊稼的遭遇。還記得小時候問過父母一個問題,為何明明知道很可能要么旱,要么澇,為何還要播種。好像他們的回答是,不種咋辦,多少收點總比不收好。
圖片來自百度
還記得小時候,每家秋季莊稼都會播種很多種:玉米,大豆,棉花,花生,高粱,谷(產小米的那種),紅薯等等,后來由于慢慢夏末秋初下雨越來越多,出去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基本只種玉米,一來由于玉米相對不怕水淹,二來方便管理,可以騰出更多人力去打工
不知今年家里的收成如何?播種能否順利?希望都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