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們也為沒有流量的小伙伴準備了視頻的文本內容。
唐鶴德出生在一個上海的富商家庭,是張國榮幼時就認識的好友。成年后,唐鶴德服務于銀行界,在業界有口皆碑,專業素質以及修養非常的高。后來退居幕后,為張國榮打理財務。類似的家庭背景,洋派的生活方式,基本相同的世界觀等,使兩個人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一直以來兩個人都不愿承認,也不敢承認同性戀情。直到1997年1月的復出演唱會快結束的時候,張國榮終于公開了兩個人的關系。至此,唐鶴德的名字再也沒有和張國榮分開過。
(1997.1 復出演唱會)張國榮:媽媽,今天晚上我要送你一首歌,同時,這首歌也要送給另一位我覺得在我生命里面,占有非常重要位置的朋友,他就是你的干兒子。在我最失意的時候,他可以借我好幾個月的薪金,讓我能夠度過這個難關。他當然就是我的好朋友,唐先生。在此,我要送一首歌給我這兩位摯愛的朋友與親人。
2000年,張國榮和唐鶴德的感情,顯現出了穩定的勢頭。兩人不但結伴于公開場合,還親密地同游了泰國。
(訪談節目)主持人:我是因為妒忌,因為他,你的他。他真的很好,知道嗎?他這么好,你覺得自己幸運嗎?你知道,第一次看見他時,其實我心里有點兒不是味。他是什么人物?我記得在溫哥華的后花園,他站在斜坡上,。讓我看見他。我看到他,我就知道他是個好人。此后一直喜歡他到現在。然后我就懂得為何大家都喜歡他。但我不懂得為何你喜歡他。
張:我喜歡他,因為他好。(主持人:他是個好人)他待我很好,他是一位很愛屋及烏的人。他很有心,他待朋友,義無反顧的對他身邊的人,包括他的同事、朋友,對我簡直是沒話說。
主持人:現在你所有的朋友都是喜歡他更勝過喜歡你,你有什么感覺?張:(大笑)因為有時候我會有厲害的情況,他沒有,所以我覺得他很了不起。特別是我們生活忙碌、十分緊張,需要有一個人經常支持自己。
主持人:你認定這是你的終身伴侶。
張:恰如你是我的終身······情人也好、朋友也好、妹妹也好,很開心,是一個祝福。主賜給我的。
然而2002年,張國榮獲得金馬獎后,竟然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公開露面。這個時候就有傳聞說,他和唐鶴德感情有了變故。張國榮去世也就才七天,唐鶴德已經憔悴成了這個樣子了,仿佛一夜間老了許多。
在整個葬禮過程中,唐鶴德的目光幾乎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張國榮的遺像。看到這些,誰還會相信他們兩人之間有所謂的情變呢?
(2012年唐鶴德接受電話采訪)我同哥哥的感情是沒有變過,他絕對不是為了感情問題(而自殺),我們感情完全沒問題,你們之前說的第三者,完全是失實報道。Kenneth同哥哥,有人說他們不止是賓主關系,其實不是這樣的。其實真的只是賓主關系這么簡單。
在張國榮的訃告上,唐鶴德也以唯一一個摯愛的身份,排名在第一位。在獻給張國榮的花圈上,更是題詞說,夜闌靜,有誰共鳴?阿仔,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當張國榮離去已有一個多月時,香港文化中心舉辦活動,欣賞他年輕時主演的電影《烈火青春》。一直深居簡出的唐先生,被拍到和張國榮的家人一起出席,唐先生的樣子把眾人都嚇了一跳。此時的他眼神木訥,臉頰凹陷得讓人差點認不出來,身形瘦削得拖了型,散場的時候申請分外哀傷,儼然已如一具行尸走肉。失去了愛人,就像失去了靈魂,存在的不過是一副空洞的軀殼而已了。
特別為哥哥塑的蠟像正式開幕,哥哥的姐姐和外甥女代表接受蠟像館送上哥哥面容的玻璃纖維蠟像倒模,以作留念。揭幕儀式由哥哥生前的摯愛唐鶴德主持。唐先生由哥哥的好朋友陳淑芬陪同出場,向來低調的唐先生應傳媒要求,照了一些相,最后親手拉開簾幕。唐先生走到哥哥的蠟像旁邊,面對鏡頭時,忍不住一再回頭細看哥哥的蠟像。仿佛有無數心底的話要對哥哥講。這次是唐先生首次公開面對傳媒,時過一年,雖然他已經恢復精神飽滿,但依然沒有半點笑容,滿面愁容。蠟像側面的角度最具哥哥的風韻,面容五官,雕琢細致,眉目傳神,耗資70萬港元,花了五個月的時間制作。這個造型、衣服和神態都由唐先生親自決定。揭幕儀式結束以后,唐先生一言不發就離開了,而哥哥的蠟像會長留偉人殿堂展覽廳,象征哥哥的風采永垂不朽。
(2004年第23屆金像獎)曾志偉:請梁朝偉先生把張國榮先生的專業精神獎頒給他的代領者唐鶴德先生。有請唐先生。
唐:謝謝哥哥。謝謝大家。謝謝。
在失去了摯愛以后,他替他揭幕蠟像,替他領獎,默默地為他在大學里成立獎學金,每年初春的四月,他會將成百上千的花束,從門口默默的搬入屋中。眾人給那個人的心愿,他會一一代他接收。每年長輩的生日,友人的婚葬,那個人應盡的心意,他也會一一代他送到。
作者想說: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哥哥和唐鶴德的愛跨越了生死時空。你在,我伴你左右。你走,我替你好好生活。哥哥已經離開,但仍有許多人愛著他,就像唐先生一樣。致敬他們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