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底和年頭,都是大朋比較郁悶的時候。
每年年底的公司考核與工作組評定,他得到的評分與結論一直很穩定,既不會因為他一年認真的態度和圓滿完成工作得到肯定和褒獎,也不會因為這一年中他狀態游離有些懶怠而被劃入不及格。
如果他只是個隨意的人,對于這樣“中庸”的結果也不會太在意。不過他剛好是個認真的人,對此就有點郁悶。一年又一年,從新人熬成了老資格,在主管領導與同事之間的印象與成績卻紋絲不動,毫無加分。眼看著身邊的同事,一個又一個的輪翻在優秀員工的鐵營里來回翻滾,總想不出自己到底差了什么。
年底與年頭的親友聚會是大朋的另一個郁悶點。要么對親友聚會的消息后知后覺,只能通過有圖有真相,領會人家的熱鬧。要么就是游離在聚會狀態外,話題與情緒都有點格格不入,依舊是:熱鬧是人家的,他好像什么也沒有。
春節剛過,當我坐在他面前,正式開啟了由大朋召集的二人聚會時,大朋一邊倒茶,一邊問我:“你說,我是不是人緣不好?”
基于我對于他郁悶期的了解,這個問題并不意外,“你自己怎么看?”我問他。
“我覺得我人緣真是不好”,他放下茶壺,看著我說,“你看,我朋友不多,除了你還能數得出來的不過三五個,同事之間關系一般,領導對我也沒什么特殊印象,親戚之間走動也不多,同一輩的兄弟姐妹們平時也不太愛找我,見了長輩也沒什么話題可說,連我媽都說我不合群。”
我想笑,但看著他認真的表情和越說越郁悶的語氣,沒敢。“你覺得你好嗎?”我問他。
“嗯?”,他愣了一下,“至少我是個好人吧”。
“你覺得誰的人緣好?”我很認真的看著他。
“我二姑家的表妹,還有跟我一個組的小張。”他想了想回答我。
“怎么個好法?”
“呃,受歡迎,好像跟所有人都有話說,大家也都喜歡他們”,他慢慢的說。
“就像我表妹,朋友特別多,有什么事的話,她總能找到相關的朋友,家里的長輩們也喜歡她,她好像跟誰都有話說。”
“像小張吧,才來公司兩年,跟周圍同事都比較熟,見誰都有話說,公司領導不管是分管我們的還是別的部門的,基本都認識。同事有什么事,找他都能或多或少打聽點消息。”
“你覺得他們跟你比起來怎么樣?”我很認真的問他。
“呃~,他們比我朋友多啊。”
“不是問這個,我是說工作能力、特長、社會地位,還有做人原則、態度和其他各方面表現之類的。”
“一般吧,小張才工作不久,業務上沒我熟,專業能力看起來也一般。我表妹,女孩子嘛,工作收入什么的都一般,也沒什么特別的技能之類的。”
“從作為朋友對你的了解,跟他們對比來說,其實你各方面都比他們看起來要‘好’,為人處事態度認真并不張揚,工作能力不錯并且服從任務分配,專業上也保持一技之長,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也肯幫助別人……”,我停下話頭看著他。
“聽你這么說,看來我還很好嘛!”大朋帶著苦笑向我投來詢問的眼神。
“其實問題就是你很‘好’”,我的話讓他的神情更迷惑。
“人緣,講究交情與緣份,不取決于你多‘好’,而是表明你被接受和喜歡的程度。”我喝口茶接著說,“交情代表兩個意思,一是你與別人有交集,二是在交往過程中產生比較牢靠的情份。而緣份就比較虛無,但也是關鍵點,代表你與他人氣場相投的程度,這個程度更直接地決定他人對你的喜歡和接納程度。”
“你說得有點兒道理”,他沖我點點頭。
我接著說:“一般來說人緣不好的人,分三種:
一種是人太‘壞’,比如說品行不端,行事卑劣,這種人討人厭惡,自然人緣不好;
一種是過份強調‘存在感’,時時處處要凸顯自己的過人之處,顯示優越感的,能通過一言一行制造冷場的那種類型,通過突兀的形象來強調自己的存在,一般來說這種人缺少安全感,他們與人交往一般都是強勢介入不請自來模式,也不受人歡迎;
還有一種就是看起來一切都比較‘好’的好人,像你這樣,或者更‘好’!”。
“你是要說我‘好’到沒朋友?”大朋看著我笑起來。
“我坐在這里證明你還沒‘好’到沒朋友的程度,你可以努力再好點!”,我也笑了,“不過,一個人如果各方面都比較‘好’,基本挑不出毛病來,一般來說性格也比較沉穩內斂,就少了些生活的真實感,有點曲高和寡的高冷,讓人覺得不可親近,自然‘人緣’不好。”
“我一直以來以為是我自己有什么問題,或者是哪里做得實在不好”,大朋伸手端起茶杯,松了口氣的樣子。
“你說認識的人多算不算人緣好?”,他又丟出一個問題來。
“人緣,講究緣份和交情都要有,緣份產生好感,交情拉近關系,認識的人多可未必就是人緣好。”
“而且,人緣好不好,不是看你認識的人多不多,或你自己多么‘好’,關鍵是看你多‘討人喜歡’!要么你主動出擊,拉攏拉攏群眾,拍拍領導和長輩馬屁,今年讓大家認識一個‘新’的你?”,我一本正經的看著他。
大朋也笑起來,“我主動出擊?算了吧!別把你們幾個也嚇跑了。”
“其實,你不算墊底的,幸好你還不是‘老好人’”,我接著對他說。
“老好人?”,他同樣疑惑,“至少他們不容易得罪人吧?”
“老好人看起來是‘有求必應’,實際上卻有些‘疲于奔命’,一個人怎么可能同時讓所有人滿意并喜歡?從來都是做得越多,錯的也就越多嘛!‘老好人’的主要問題在于有時候‘好’到越界,甚至涉足了別的人‘份內’,結果當然不討好,甚至由于迎合慣性,他們自己和周圍的人都容易忽略他們自身的感受和存在”,我一邊看他,一邊伸手端起茶杯。
“照你這么說,這人緣好壞也算是‘聽天由命’了?”
“差不多各占五成吧,一半來自于天性,一半來自修養。急性子還是慢脾氣,開朗還是內向,算一個人的先天自然屬性;做事習慣,待人接物的禮貌,則源于教養”,我頓了頓接著說,“觀察所謂‘人緣好’的人,通常他們性格比較外向隨和,并且有比較好的禮貌教養,積極主動、熱心友好,但卻不無原則的屈從附和別人。他們其實是無形中做好了‘自己’,然后才吸引了別人”。
然后我故作高深的望著大朋。(心想:仰慕我吧,呆子!)
“那你呢,你的人緣,好不好?” 這家伙竟然來了這么一問!
“你這是向我顯擺你除了勤學還‘好問’是吧?”我白了他一眼,干脆地回答他:“續壺新茶!”
——噓!從來都是我討論別人“討不討人喜歡”,怎么能輕易透露我到底“多討人喜歡”這個秘密?堅決不能說!(萬一,被大朋嫉妒呢?!又萬一,被你們笑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