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鬼斧神工,劈開了恩施大峽谷,使得萬年的暗河涌動,漏出了地縫。
去往地縫的途中。
這是長江的支流。當地人叫它清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垂直于恩施大峽谷的大斷崖,每一寸都是不舍的風景。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云龍地縫形成于五萬年前,這里的峽谷狹窄成了一條縫隙,長不見頭尾,深不見底,垂壁直下,寬不過十余米,植被茂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崖縫隙間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花,給鑲在陡峭崖石棧道上膽戰心驚挪動的人們添了一份溫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唐代詩人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詩句,用在這里也非常恰當,似這樣的瀑布隨處可見。
在峽谷的兩岸有眾多的美麗瀑布,幾支瀑布從幾百米高的山崖上飛流傾下注入谷底,蔚為壯觀,就像一幅來自自然的畫作。
橫空出世的天橋,真正的天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晃晃悠悠的吊橋,每一步都讓你心驚膽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站在吊橋上,我突然想起了小說里紅軍強渡大渡河,對比那場景,感慨萬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下山有纜車,這些圖片是在纜車內拍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纜車只設在下山的中途,這段路是需要步行的,也有靠賣體力作經濟來源的抬滑桿工作人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下山途中設有索道,滑桿外,最后一段設有電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