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PCPP0636
中文名:喜鵲
英文名:Eurasian Magpie
鳥類簡介:
喜鵲(學(xué)名:Pica pica,英文名:Eurasian Magpie),又名鵲、客鵲、飛駁鳥、干鵲、神女,屬于雀形目鴉科鵲屬的一種。喜鵲是典型的黑白色鳥類,體形很大,羽毛大部為黑色,肩腹部為白色。喜鵲比較兇悍,不畏懼猛禽,常常驅(qū)趕進入其領(lǐng)地的鳥類包括猛禽,集群圍攻欺負其他鳥兒。喜鵲多生活在人類聚居地區(qū),喜食谷物、昆蟲。喜鵲叫聲婉轉(zhuǎn),在中國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征,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及畫鵲兆喜的風俗在民間都頗為流行。喜鵲智商很高,根據(jù)維基百科所述,喜鵲是目前唯一通過了鏡子測試(弄明白鏡子里的那個像就是自己)的非哺乳動物。
科學(xué)信息
分類:雀形目(Passeriformes)、鴉科(Corvidae)、鵲屬(Pica)
地理分布:繁殖區(qū):古北界: 廣泛分布, also nw Africa
保護級別:中國三有保護鳥類
顏色特征:主要羽色: 黑色|black|;次要羽色: 白色|white|
屬的信息(可無):無。
外形特征:
喜鵲體形很大,其體長通常可達45~50厘米。典型的黑白色鳥類,其頭部、頸部、胸部、背部、腰部均為黑色,略顯藍紫色金屬光澤;肩羽、上下腹均為潔白色;飛羽和尾羽為近黑色的墨綠色,帶輝綠色的金屬光澤。飛行時可見雙翅端部潔白,另外在飛行中可見本物種背部的白色羽區(qū)形成一個V形。
幼鳥:羽色似成鳥,但黑羽部分染有褐色,金屬光澤也不顯著。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喜鵲的叫聲為單調(diào)的“洽~洽~”聲。當遇到危險時會發(fā)出連續(xù)而急促的“洽,洽,洽……”的警報音。
相似鳥種的區(qū)別辨識
喜鵲和鵲鴝的區(qū)別: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少有喜鵲分布,但可見另一種雀形目鹟科的鳥類鵲鴝(俗名四喜),鵲鴝亦為黑白兩色的長尾鳥類(鵲鴝雌鳥則是灰色取代雄鳥的黑色),很多人將其誤認為喜鵲。兩者區(qū)別在于:
(1)兩者在體形上有著巨大的差異,鵲鴝體長僅為20厘米左右,不足喜鵲體長的一半。這是最明顯的辨識特征。
(2)喜鵲是鴉科鳥類,具有很多鴉科鳥類的共同特征:體型大、嘴粗厚。而鵲鴝明顯嘴顯小巧。
(3)雖然同為黑白色鳥類,但喜鵲是肩羽白色,而鵲鴝是翼上一道長條形的白斑。
(4)鵲鴝活潑好動,喜歡上下翹動尾巴;而喜鵲無此習(xí)性。
生活習(xí)性:
喜鵲是適應(yīng)能力比較強的鳥類,在山區(qū)、平原都有棲息,無論是荒野、農(nóng)田、郊區(qū)、城市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但是一個普遍規(guī)律是人類活動越多的地方,喜鵲種群的數(shù)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跡罕至的密林中則難見本物種的身影。喜鵲常結(jié)成大群成對活動,白天在曠野農(nóng)田覓食,夜間在高大喬木的頂端棲息。
食物
喜鵲是雜食性鳥類,喜食昆蟲、垃圾、植物等各種食物,繁殖期捕食蝗蟲、螻蛄、地老虎、金龜子、蛾類幼蟲以及蛙類等小型動物,也盜食其他鳥類的卵和雛鳥,吃瓜果、谷物、植物種子等。喜鵲是益鳥,由于本物種和同科的烏鴉均為食性甚雜的鳥類,因而在很多地區(qū)進行的投藥滅鼠常連累這些鳥類枉喪性命。
好斗的“流氓”
喜鵲性情兇猛,敢為圍攻驅(qū)趕猛禽。在文學(xué)作品和傳統(tǒng)思想里,喜鵲是喜慶和吉祥的象征。但是,在自然界卻臭名昭著,稱其為“超級猛禽”當之無愧。這廝生存能力極強,什么都吃!城鄉(xiāng)郊野、高樓大廈、濕地荒漠,無不見其身影。不僅偷食家禽幼崽和捕捉小鳥,還是松鼠幼崽的天敵。
喜鵲的領(lǐng)地意識非常強,它們會驅(qū)逐任何來犯之敵,少則二三只,多則十幾只,對于鵟、鷹、鷲等大型猛禽多采用圍而不攻的策略。大型猛禽若想捕食喜鵲,只能選擇落單的,否則惹怒了鵲群,它們就會群起攻之。經(jīng)過激烈廝殺,猛禽很可能遭受重創(chuàng),甚至斃命。
生長繁殖:
喜鵲繁殖開始較早,在氣候溫和地區(qū),一般在3月初即開始筑巢繁殖;在氣候寒冷地區(qū),多在3月中下旬開始繁殖,一直持續(xù)到5月。
營巢
通常營巢在松樹、楊樹、柞樹、榆樹、柳樹、胡桃樹等高大喬木上,有時也在村莊附近和公路旁的大樹上營巢,甚至在高壓電柱上營巢。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巢主要由枯樹枝搭建粘土粘合而成,喜鵲的巢近似球形,有頂蓋,外層為枯樹枝,間雜有雜草和泥土,內(nèi)層為細的枝條和泥土,內(nèi)墊有麻、纖維、草根、苔蘚、獸毛和羽毛等柔軟物質(zhì)。巢距地高7~15米,巢的大小為外徑48~85厘米,內(nèi)徑18~35厘米,高44~60厘米。出入口形狀為橢圓形大小直徑為9~11厘米 × 10~15厘米,開在側(cè)面稍下方。營巢時間20~30天。喜鵲每年均會營造新巢,并有營疑巢的習(xí)慣,即在他們真正使用的巢周圍搭建很多并不使用的空巢,這種行為可能是對其他鳥類巢寄生行為的一種應(yīng)對策略。
產(chǎn)卵
巢筑好后即開始產(chǎn)卵,每窩產(chǎn)卵5~8枚,有時多至11枚, 1天產(chǎn)1枚卵,多在清晨產(chǎn)出。卵為淺藍綠色、藍色、灰色或灰白色,綴有褐色或黑色斑點,卵為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大小為23~26毫米 × 32~38毫米,平均24.3毫米 × 34.5毫米,重9~13克。卵產(chǎn)齊后即開始孵卵,雌鳥孵卵,孵化期17±1天。
育雛
雛鳥晚成性,剛孵出的雛鳥全身裸露,呈粉紅色,雌雄親鳥共同育雛,30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
地理分布:
喜鵲是全北界廣泛分布的鳥類,歐洲、亞洲大部可見本物種,非洲北部和北美洲西部亦可見本物種;在中國,喜鵲的普通亞種全國可見是分布非常廣泛的物種,但是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由于尚不明確的原因,原來隨處可見喜鵲和麻雀在1980年代以后逐漸消失,在某些城市甚至消聲匿跡。
分布范圍:歐亞大陸、北非、加拿大西部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部。
分布狀況:此鳥在中國分布廣泛而常見,被認為能帶來好運氣而通常免遭捕殺。亞種bactriana分布于新疆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的西北部;bottanensis于西藏南部、東南部及東部至四川西部和青海;leucoptera在內(nèi)蒙古東北部呼倫池地區(qū);sericea見于中國其他地區(qū),包括臺灣及海南島。
亞種分化
喜鵲亞種分化很多,傳統(tǒng)認為分布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喜鵲均為同一物種Pica pica,但最近有學(xué)者認為,喜鵲的北美亞種其親緣關(guān)系與分布在同一地域的喜鵲屬另一物種黃嘴喜鵲,應(yīng)獨立成種Pica nuttalli,亦有學(xué)者指出在東亞分布甚廣泛的普通亞種(Pica pica sericea Gould )與分布在歐洲的喜鵲親緣關(guān)系比較遠,應(yīng)單列成種。
保護現(xiàn)狀:
中國三有保護鳥類。
文化內(nèi)涵:
喜鵲文化
喜鵲,其聲婉轉(zhuǎn),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歡迎。《禽經(jīng)》中說:“人聞其聲而喜”。宋代歐陽修賦詩贊道:“鮮鮮毛羽耀明輝,紅粉墻頭綠樹林;日暖風輕言語軟,應(yīng)將喜報主人知。”凡以喜鵲報喜、鬧春,或諧音、寓意的比興形式的陶瓷藝術(shù)作品,均源之于禎瑞傳統(tǒng)題材。
喜鵲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傳說喜鵲文化起源于中國的春秋時代。但出土于中國青海省樂都縣出土的一件“柳灣文化”彩陶罐上的喜鵲圖案,就說明喜鵲文化并非起源于春秋時期,而是起源于原始社會時期的青海高原。喜鵲文化延續(xù)到今天,幾乎深入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體系,成為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喜鵲文化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社會生活。盡管作為一種文化其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但其根本都是人類將喜鵲賦以喜慶、吉祥、好運的涵義,并崇尚喜鵲,將心中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寄托于喜鵲的。
喜鵲文化迎合了人類自古以來凡事講究吉利、好運的心理特點。尤其是華夏民族很早以來就講究喜慶、吉祥、好運,這也是喜鵲文化在中國十分盛行的原因。喜鵲是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的鳥類,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農(nóng)村喜慶婚禮時最樂于用剪貼“喜鵲登枝頭”來裝飾新房。喜鵲登梅亦是中國畫中非常常見的題材,它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詩歌、對聯(lián)中。
喜鵲與傳說
中國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征。關(guān)于它有很多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傳說喜鵲能報喜。在傳說中,只有每年七月初七這一天,喜鵲才不見蹤影,都飛上天河搭橋去了,讓牛郎織女相會。 畫鵲兆喜的風俗在中國民間大為流行,品種也有多樣:如兩只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
科學(xué)研究(可無):暫無。
其他:
喜鵲與烏鴉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農(nóng)村,與鳥類的接觸非常多,因此對鳥類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情感:比如《禽經(jīng)》中說的喜鵲“仰鳴則陰,俯鳴則雨,人聞其聲則喜”;反之,對于烏鴉,大家卻非常厭惡它,一聽到它的聲音,就吐涎頓足,說這會惹出禍來。對待喜鵲為什么會有這幺良好的印象呢?喜鵲真的會報喜嗎?對烏鴉為什么又會那幺憎惡呢?而烏鴉真的會惹禍嗎?
喜鵲是一種常見的鳥類,出沒于山腳與林緣間,村莊或者是城市周邊的大樹、屋頂以及莊稼地。清晨,它們常常成雙或是結(jié)群地飛到空曠地上、田野菜園中尋找食物,是一類雜食性的鳥。依據(jù)科學(xué)工作者在南京與湖南的調(diào)查,喜鵲一年的食物當中,80%以上都是危害農(nóng)作物的昆蟲,比如蝗蟲、螻蛄、金龜子、夜蛾幼蟲或松毛蟲等,15%都是谷類與植物的種子,也食小鳥、蝸牛與瓜果類以及雜草的種子。所以,喜鵲對人類是很有益處的。辛勤的農(nóng)民,清晨在田中勞動,看到喜鵲成雙成對地在田間草地上跳躍追逐捕食害蟲,而且不會回避人類,便對它產(chǎn)生出了喜愛之情,它嘹亮而且單調(diào)的鳴聲也就喻為吉兆。古籍的《西京雜記》中有“干鵲噪而行人至”這樣一句,必定是喜鵲報喜傳說的原因了。
至于烏鴉呢,它同喜鵲是一樣的,同屬于雀形的目鴉科目,也是平原、耕作地帶、村莊以及城市樹林中常見的鳥類。它們白天常常三五成群,在農(nóng)田、草灘以及道路旁的垃圾堆中覓食,食性廣,有一些種類偏愛尸肉。依據(jù)1956~1958年在河北昌黎與北京郊區(qū)中的調(diào)查,它們在不同的時期,食物比重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在春夏季繁殖的季節(jié)多昆蟲的時期,主食是螻蛄、蝗蟲、金龜以及鱗翅目昆蟲,對于農(nóng)作物的生長有利。在春播與秋熟時節(jié),它們又到田間找尋糧食種子以及幼苗和田埂道旁遺落的谷粒,危害也不算太大,對清潔工作也是有益處的。但是人們聽到它那凄厲而且單調(diào)的叫聲,看到烏黑的羽色再加上常在腐臭的東西周圍的盤旋,或是在樹上在煩躁不休,給人以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就把它當做不祥的鳥類。事實上假如在春播的時候注意驅(qū)除,從它的全年食性看來,也還可以算作是食蟲的益鳥。
因此,喜鵲報喜與烏鴉惹禍,全都是民間迷信傳說的,無科學(xué)依據(jù)的。
參考文獻(來源):
[1].喜鵲——臭名昭著的“超級猛禽”:http://niaolei.org.cn/posts/40480
[2].攝影:喜鵲與鵲鴝:http://zone.it.sohu.com/thread-11801390-1-1.html
[3].遼寧版 Liaoning ? 白尾海雕的無奈 -- 喜鵲和烏鴉欺負它:http://www.birdnet.cn/showtopic-454647.aspx
[4].Mirror test#Birds: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rror_test#Bi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