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財知識以后,我發現保險被公認為重要的資產配置之一。理論上說保險是可以用較少的代價降低最糟糕情況下的損失,防止出現系統崩潰或者極大的損失。這點我也很認同。但我不確認的是投保后的理賠能否兌現。如果保險公司的目的是盈利,那么保險公司一定會想盡辦法拒賠。理由太簡單了,賠付的每一分錢都是利潤的減少。現實會怎么樣呢?我也不清楚,也沒有跟保險人員打過交道。看到的拒賠新聞可能被夸大,難有參考價值。
但今天,我偶遇了保險公司的招聘,并且對方異常熱情的給我介紹,拋出非常誘惑的月入輕松過萬。(如此有誘惑力的工作為什么沒有人應聘呢,還要拉這個路過的路人甲長聊呢?)我也非常想了解保險,至少可以在為自己保險的時候,不至于兩眼一抹黑。這位經理詳細的介紹了現在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保險公司業務范圍之大,讓我非常吃驚。對于保險公司業務范圍,我的理解是任何與錢有關的金融活動,保險公司都參與了。保險公司做投資,做股票,做基金,做貸款,連賣房都做。他還說他們在合作公司的房產銷售中的折扣比置業顧問還高,因為他們做房產銷售沒有底薪,銷售成本比常規渠道低。
讓我吃驚的還有保險業務員的提成。一般保險的提成都高于20%,最高的甚至可能超過首次保單的付款金額。為了確認所言是否真實,我專門百度了一下。保險業務員的提成確實很高,一般都在20~40%之間,不少保險可以連拿5年的提成,累計提成也確實存在超過第一單金額的情況。另外,這位經理還提出晉升以后,還能拿下屬業績的提成。除了業務員有提成,業務員的班組長也有提成,經理有提成,應該以上的每一級管理人員都有提成。我真不敢想象,一個保單到底有多少錢是能進入公司。
面對如此高的提成額,我第一反應就是公司能賠付的了嗎。我并就此詢問了一下這位經理。對方很堅定的告訴我,公司目前能夠賠付,也用了大量的錢賠付給客戶。
對于這種情況,我認為如果是固定的模型,每年投保人員不增加也不減少的情況下,如此高的提成比例基本可以肯定是會導致部分賠付不能兌現。如果要實現百分比賠付,那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像龐氏一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投入越來越的的錢。如此下去,是否會最終導致系統崩潰,我不得而知。因為我不清楚這個過程的發展速度,而且這個過程中保險公司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這只是讓我產生深深的疑惑,提出一個大大的問題“保險我能信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