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的社交,不如有效的自我提升


九月開學季。

去年九月的時候,我還是個高中畢業生,對大學生活有許多天真爛漫的憧憬:

宿舍呢,是上床下桌的,每個人有一塊獨立的生活空間,時間多,自己沒事可以在宿舍泡泡茶啦養養花啦。

舍友呢,來自五湖四海,大家一見如故、親親熱熱地成為朋友,一起吃飯啦逛街啦八卦啦,而且,晚上講話再也不怕被扣分了,太棒。

學習呢,是很吸引人的,在圖書館讀書學習,想想就莫名有一種充滿儀式感的莊重。

社團呢,是大學生群體運營的,肯定會比高中的社團要成熟吧,年輕人的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可以隨意發揮了。

然而。

宿舍居然是上下鋪,一張大桌子哐地放在中間,擠滿整個宿舍,不要說活動,感覺自己呼吸都會困難。沒有陽臺,也沒有廁所,公用的浴室很擠,公用的衛生間很臟。

一見如故的舍友是電影里安排好的情節,晚上講話是不用擔心扣分了,可是大家也沒什么話好講了。

圖書館幾乎沒有人讀書,它就是一個大型自習室。“平時養老院,考前瘋人院”是大多數人學習和考試的常態。

社團和組織每年每年都在干差不多的事情,我不否定它的意義,我只是覺得沒有質的創新,有想法的人很少,沒意思。

看到這,你會不會想說,向來盧瑟多抱怨,你吐槽有什么用,你可以嘗試改變這些情況啊。

可現實情況是,一個環境的改進靠的并不是一個人的努力,讓一個人去提高它的上限,而是一群人的推動,慢慢地提高它的下限。

一不小心好像扯遠了,再來聊聊大學社交吧。

你如何定義大學社交,大學社交就對你有怎樣的意義。

由是在上述我的大學環境里,我覺得我所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就是真正地認識自己,提升自己。我們還年輕,可我們都沒有時間,關注自己已經來不及了,哪還有那么多烏七八糟的事情。我對社交持有的觀點是,無效的社交,不如有效的自我提升。

有的人狂熱于社交活動,熱愛添加微信好友,他們可能不知道在哪次飯局聽說了學長的經驗,覺得“多個朋友多條路”吧。殊不知,通訊錄好友并不是真正的好友,他們不是你求助的工具,沒有來往的莫名求助是無恥的,哪怕只是你叫人點贊這種小事。再說了,那些看起來很厲害、認識很多人,所謂人脈廣的人,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很厲害啊。

當然啦,人都是社會動物,屏蔽與人交往也是不妥當的。少點長袖善舞、刻意逢迎,多點真誠和坦蕩,懷有開闊的心胸去結交認識朋友,聚散看緣分,這樣的社交不是更有意思嗎?

認識很多人,那又怎樣呢?我覺得現在要想認識一個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與其把時間花費在這個上面,不如在大學做一些真正有意義、自己喜歡、鍛煉自己的事。

人與人往來間總有一根紐帶,我覺得這根紐帶可能是感情,也可能是利益價值。朋友厲害是朋友的事,你并沒有因此沾光,大學只保證每個人接受同等質量的教育,不保證你們會過同等質量的人生。

讓你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認識的人吧。

以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沒有對錯標準的時候,人會有種不安全或不自在感,分別心會給自己加一個標準,定義一種自己認為的理想生活。比如,早睡早...
    度干才閱讀 363評論 0 1
  • 別指望天上掉餡餅,能掉下來的都是石頭 文/墨雨萱兒 1. 一天下午,蘇玉正帶著小寶在小區里閑逛。電話響了起來,拿起...
    花開暖暖吖閱讀 686評論 0 0
  • 2017年12月4日 陰 星期一 今天去學校值日,早上起床比以往稍早點,做好...
    珍萍閱讀 17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