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考狀元的秘密-jeff
某省的高考理科狀元被一個籍籍無名的縣級中學的農村孩子奪得,使得這件事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首先,每年的高考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高考狀元更是熱點中的焦點。每一個狀元背后都有值得花費筆墨的傳奇故事,家庭的教育方式,還有學生本人的過人稟賦等。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省狀元竟然花落在一個小縣城的普通高中,而且這名狀元郎據說并沒有什么過人天賦,更談不上任何優秀背景,看似無奇的背后更多了一層神秘色彩。省教育臺的記者小李被指派對當事人家庭進行采訪報道。
李記者按圖索驥驅車來到狀元的“府邸”后,感覺心情很復雜。這里是個較偏僻較落后的農村,下了車還要走幾分鐘的小路才到狀元的家。
狀元的家還是一二十年前低矮的老房子,顯得有點過時,并不是鐘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如果不是出了個狀元這樣的焦點人物而愛屋及烏的話,沒有人會對這棟老房子感興趣。
因為事先有村里干部打過招呼,狀元一家人都在家興奮又忐忑地等待省城的大記者前來采訪。
進門后,李記者與狀元的家人打過招呼,簡單寒暄了一下,就進入例行的采訪環節。也沒有什么特別有創意的提問,無非是先了解一下這個家庭的背景和生活狀況,然后請爸爸媽媽說一下,這么優秀的人才是怎樣培養出來的?簡短的問答下來,李記者感到有點失望,似乎并沒有得到任何特別有價值的信息。狀元的父母都是農民,往上查三代也都還是農民,既沒有書香門第的優良傳統,也沒有祖先出將入相的強大基因。這倒是印證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千古定論。
看來很難問不出什么有價值的亮點,狀元一家跟土坷垃一樣實在,沒有凌云壯志,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獨門秘笈。李記者看看好像沒什么可以發掘的,打算打道回府回電視臺去交差,心理還在嘀咕,就算換個資深記者來,也一個樣。他正收拾行頭結束這次采訪,卻被桌子角落的一只舊手機吸引了。他索性拿過來看了一下,是諾基亞3310!這款手機本來也沒有什么神奇,在十多年前是再普通不過的,那個年代大家都在用,而且這種大眾機型大多數人也都買得起。記者就是記者,他們永遠有一種特性,職業生涯讓他們培養出了一雙善于從平凡中發現獨特的敏銳的眼睛。
李記者把諾基亞拿在手里端詳好久,狀元的父母卻感覺如芒在背,心說,難道有什么不對?若是在十多年前,諾基亞手機是時尚品。但現在是什么年代了,4G時代,網絡時代,誰還用這種老古董的2G手機,諾基亞牌子都不知道哪去了。李記者把諾基亞拿在手里像發現了文物,擎了一下按鍵,沒想到屏幕亮了。諾基亞這質量,真是牛!李記者不禁暗自贊嘆。
“您還用這個?”李記者帶著半信半疑的口吻問狀元爸。
“是啊...反正就打打電話,也不上網聊微信什么的”,狀元爸爸有點尷尬局促地回復。
狀元的爸爸看起來年齡也不算老,估計也就四十多歲,不到五十,怎么這么老古董,還用十多年前的手機,看來這家的條件還真不怎么樣。李記者暗自驚嘆。
“那這次您孩子考了個重點,您有打算換個智能手機什么的嗎?”李記者半開玩笑地追問。
“這次肯定要買新的,我小孩說,等他到大學里掙了錢,就給我買個華為的4G手機,能上網,還能視頻聊天”。狀元爸爸似乎有一種中國夢即將成為現實的預感。
“哦,那如果您小孩這次沒考好的話,您還打算繼續用它嗎?”記者興趣上來了。
“不,我跟我兒子說了,如果這次沒有考上大學,他就到城市里去打工掙錢,我這個手機就給他用”。狀元爸爸又補充道:“我兒子上初中的時候成績也不好,還經常玩手機游戲,有一天,我就跟他說,‘兒子,我這個手機給你留著,但你現在不能玩,要等你長大了,考了大學才能玩手機’。后來我兒子就不玩了,學習非常用功”。
“哦,”李記者若有所思,轉身問狀元:“你是因為放下手機,認真學習,才有這么好的成績嗎?”
“可能吧。這些年,我爸爸媽媽為了我的學習,一直都留在我身邊,沒有丟下我到城里去打工掙錢,給了我很大信心和鼓舞。我一直在想,等我考取大學,能掙錢了,我首先要給我爸爸媽媽都換上最新的智能手機”。狀元靦腆地莊重承諾,被李記者記錄下來作為見證。
-- 6.2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