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我不是一個跟生活較勁的人,說白了就是隨遇而安。
按照樂嘉的性格色彩測試,我是綠色性格,因此不太后悔做了什么事,錯了就錯了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今后注意就成了。
性格里的這個成分像爸爸。媽媽正好相反,她做完事情總是翻來覆去的琢磨,結果呢就容易后悔,啥事能經得起那么的反復推敲呢!如果你盯著某一個漢子反復看,盯著看,沒完沒了的看,你會發現此字非彼字,不信你試試。
遠離大是大非的對與錯,好與壞,本身就沒有絕對的界限,或許隨著時間的流逝,環境的變化,還戲劇的出現了角色互換的結果呢!
可是有幾件事,想起來就讓我心里痛一下,永遠的消除不掉。巴爾扎克說過: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那就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那時的我受到大環境的影響,難免身不由己,讓孩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抑,這是做母親心里永遠消除不掉的愧疚。
記得有一次,愛人從上海趕回來與我們團聚,孩子高興的不得了!可是時間很緊,只有一天,晚上就得返回,這難得的一天團圓,看場電影、吃點美食、逛街購物、戶外踏青、歡聲笑語...多美好的一家三口的畫面!
可惜這個畫面沒有變成現實,現實是:早上起來吃口飯就要急匆匆趕向老師家,和小伙伴們一起上作文提高課,中午吃點快餐,下午還要緊忙著趕向另外的地點去上英語課。
當時的我在堅持上課與親情交流之間,無情的選擇了前者。
孩子還小,只有服從與失望,可是愛人卻對我心存埋怨。
類似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對于這些事,我至今心存悔意,無法抹去。
或許只有趟過了河,上了岸,才會靜靜的反思過去的種種不當之處。如果讓現在的我做決定,我會毫不猶豫的放棄課外補習,享受一次難得的家庭團聚;我會更加做好情緒管理,少指責孩子成長中的過錯;我會更加完善自己,讓孩子得到更正確的引導,少走彎路......
家人之間互相愛的滋潤勝過一切,無論什么理由,不要錯過。
珍惜每一次愛的付出與給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