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定義上我們知道,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它是人們通過感官獲得的關于事物的現象的認識,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點。而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它是人們通過抽象思維獲得的關于事物的本質的認識,具有間接性和抽象性的特點。而在現實生活中,人作為擁有情感的高級生物,在對個人行為進行改變的時候,往往會產生理性與感性的碰撞,如何更好的平衡理智和情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大象與騎象人的這一心理學模型很好的詮釋了理性與感性的關系,想要真正的改變大象的行進方向(改變行為),既要說服騎象人,也要改變大象的本身。具體要如何做出改變,有以下三個步驟:
1.理性上-明確目標
? ? ? ? 只有在理性上明確自己想要改變行為從而達到的某種目標,才能避免由情感帶來的猶豫不決。
2.感性上-不斷激勵
在感性上也必須讓自己能夠產生一種特定的情感,這種情感當然必須是對行為改變的結果是有正效用的, 如當你堅持想要減肥的時候,必須經常的激勵自己,也可以想象減肥成功會帶給你愉悅的情緒,這樣必然會對你的整個減肥計劃產生促進的作用。
3.改變環境
改變原來處于的環境或者情景,提升正確行動發生的概率。
在改變的同時必然會產生許多的障礙,如何去克服,接下來就有三種方法可以讓你參考:
1.尋找榜樣
模仿是人的天性,嬰兒學會說話、走路,最開始就是模仿的自己的父母,當你在改變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時,你可以找到一個行動榜樣,照著他的方式去做,擺脫原地打轉的狀態。
2.改變階段化
惰性是人的一種本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當行為改變足夠大的時候難免會產生,的情緒,這個時候如果目標階段化,又或者是目標縮小化,反而更有效。長跑選手會把一場一萬米的比賽分割成十個一千米來跑,一鼓作氣不如各個擊破,避免產生“二而衰,三而竭”的狀況。
3.強化正向心態
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一個未知期限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心態始終如一,避免負面心態,就必須要強化正向心態,堅持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