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我讀這本書時,就有了思考,“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有人說,活著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有人說,活著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對于“活著”,人們似乎沒有明確的定義。
? ? ? ? 余華的《活著》講述了福貴的一生,富家少爺奢賭成性,最后敗光了家產。貧困之中,母親生病,但卻在給母親買藥的過程中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回到家中后發現母親已病逝。妻子家珍辛苦地將一雙兒女拉扯長大,可女兒卻在一次意外中變成了啞巴,好在兒子尚且活潑。他本以為一家人會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悲慘的人生才剛剛拉開序幕。
? ? ? ?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是啊,活著本身就很美好,“活著”在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 ? ? ? 書中對于福貴的描寫很到位,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死亡象征活著,淋漓盡致的將福貴遭遇重大變故后的心靈創傷言于文字,給讀者一種心靈的震撼。福貴雖樂觀,但更多的還是無奈,親人一個個都離開了他,只剩下一頭老黃牛。他無法與生活搏斗或抗掙,因為他還要繼續活著,他要為了他死去的家人而活,為他們的存在而存在。
? ? ? 《活著》這本書是余華創作的一個分水嶺,是他在轉型時期的一大創作,里面沒有矯揉造作,沒有故意的煽情以博讀者的眼球。它只是以一種樸實無華的話語去描繪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并以此抒發真理。余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沒有完全的幸?;蛘卟恍?,生命只是活著,靜靜的活著,有一絲伶仃孤苦的意味。只有我們認真的去品味,去感受,我們才能得到切身的體會,去感受福貴的無奈與心酸。在那個不幸的年代里,在社會價值扭曲的社會中,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 ? ? ? 在科技信息化的今天,人們似乎只是盲目的跟風,奔波于快節奏的生活,仿佛內心的凈土已消失不見。生活之余,我們應該放慢腳步,合上書卷慢慢思考,活著的含義,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去傾聽那久遠的聲音,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一片小天地。
? ? ? ? 只有活著,才能創造生命的奇跡;只有活著,才能體會生命最真的意義。愿你在《活著》中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