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契機,知道了簡書。懷著好奇的心態(tài),想看看是個什么樣的平臺,注冊,登陸,進來一看,瀏覽了一下模塊設置,主題文章,有百家言論卻不顯的雜亂,內容豐富也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加入。找一個地方安安靜靜的寫寫自己的人生經歷、生活感悟,用文字分享、溝通,簡單的心愿由此而來~
記憶中從小就喜歡寫寫,上初中時每天日記一則,應該是記憶中學生時代堅持最久的作品了,留下的是厚厚的幾本日記大全。寫的最多的都是在上學放學的路上看到和發(fā)生的事情,每天走在路上,思緒就如同放飛的風箏一般自由飄搖。后來得過幾次作文比賽的大獎,更加增添了我寫作的興趣和信心。高中時候,幾乎都是命題作文,想寫寫小文發(fā)發(fā)感概的念頭只能轉移到所謂“文藝小青年”們的私人日記本中,朋友之間傳看,再寫上自己的評論和意見,這種以文交友的方式當時也很是流行。上了大學,書信往來大概是相當長時間內堅持下來的寫作方式了。那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每天數(shù)數(shù)收到多少封信,最多的時候能有十多封,朋友來信都會講述大學新生活的種種趣事,我自然也帶著同樣的興致,用不重樣的內容回復給不同的朋友~
再后來,e-mail替代了郵寄信件,偶爾的過節(jié)卡片也變成了電子賀卡,寫下的文字也越來越少,簡單的只言片語成了常態(tài)。是不是去圖書館,摘抄點美言妙語,偶然的也會寫下點什么,卻總是幾篇過后就斷了線,不能再像從前一樣堅持。后來,寫過最長的文章大概就是畢業(yè)論文了~
工作了,對生活的認識和感悟不斷在更新,那些經歷過的人和事,那些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常常像故事放映一樣儲存在我的大腦記憶庫里,有些感受,風起時來,風去時也就散去了,因為惰性沒有在那時那刻寫下來是件很遺憾的事情。所以,在這里,我重新提起了筆,從堅持每天500字開始,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坦率的用文字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