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化苦旅最大的吸引在開篇的小故事,故事里滿滿的都是當下的大環境的影響對人性的壓抑。
讀至一半時卻沒了太大的感觸。一方面讀了一半的中國各地,了解了不同地域的不同歷史,少了些新鮮,另一方面,通篇的旅游筆記,形式難免單調。
唯一讓人深有感觸的便是希望自己今后的旅途也能夠不只是看看走走買買了。更希望和作者余秋雨一樣能夠帶著知識,帶著尋找,帶著故事走進那一方土地。
或許我們沒有他一般的見多識廣,也沒有他一樣的文化底蘊,我們的旅途只是純粹的想玩,沒有目的。但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讀書的基礎上給旅途添上一絲不一樣的氣息,一絲文化的氣息。
那么新聞上出現的可能不是風景名勝被刻字潑漆的事件,而且更多更多文明出游的中國人。立根于我們祖輩的文化,去傳播弘揚,去身臨其境感受歷史留下的印記,我們的一生不該是一無所知,我們每一次走出家門離開故土,也不應是耗費了數天和數月的薪資拍了幾張紀念照,吃了幾頓當地的美食。
文化是重要的,重要到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的行為,提升你的氣質,也會賦予一個城市不一樣的感覺。
在讀到書中作者筆下的杭州時,我已經去過西湖登過雷峰塔了。然而對于杭州的了解卻不多,旅途中只是體會江南水鄉的寧靜,欣賞美妙絕倫的風景,幻想自己身居此地,有著令人艷羨的生活……而作者走過的杭州,是歷史上像蘇東坡一樣的有名文人,放下身份興修水利的杭州,是一個隨時可能失去水資源而人去樓空,隨時可能會破敗的杭州,他之于杭州除了欣賞更多了一份珍惜之情。
我常在想,為何許多事物沾上了文化的邊,有了情懷,便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也更容易發展起來。直到對現下的一些現象深究其原因時才明白,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從個體到群體,所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文明,決定了我們離不開文化成為純粹的個體,因為我們始終是這些文明的一份子,我們也終會帶著一些歷史的印跡。只不過這些文明中有一些文化是福音,有一些文化可能是噪音。福音或噪音取決于當下的人如何理解,如何對待了。
秋雨的文化苦旅,苦在身體,更是苦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