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30歲的中年危機

鄰居魚羊羊前兩天和我一起吃飯,走在路上忽然說:“怎么辦,我好像得了30歲的中年危機。”

“嗯?你有30歲嗎?”這是我的第一反應。在我眼里她是少女心課代表,喜歡粉紅色,喜歡二次元,是各種小鮮肉的迷妹。隔1公里就能聞到青春荷爾蒙氣息。

她哀怨地回望我一眼。接著我又震驚地補充:“30歲已經是中年人了嗎?”

“可不是嗎?前兩天我看新聞,一個90后說,那個88年的中年婦女怎樣怎樣,一下被擊中,天哪,我已經步入中年婦女行列了。”魚羊羊認真地說。

“哦。”我應道。雖然不愿意承認,但30歲在公司里確實已經被叫“大姐”了。如果結婚早,孩子該上小學,也可以計劃要不要二胎,以及要不要再買一套房,把父母接過來。以前的中年危機發生在40歲以后,但現在生活節奏這么快,后浪來勢兇猛,人大代表提議法定婚齡降到18歲,華為把35歲以上的老員工裁掉了。有一次路過村里的小飯店,發現門口的招工啟事都寫著“招洗碗工,要求年齡18-35歲。”這么一想,通貨迅速膨脹,年齡和資歷的優勢迅速貶值,對30歲的恐慌也是合情合理。

以前在一個酒吧,老板愛彈吉他,唱的比趙雷還趙雷。唱起《三十歲的女人》,在場一個姑娘,大齡單身,長得很美,聽著聽著哭了起來。我遠遠地看著,對比她平時傲嬌小公主的模樣,感受到午夜時無處躲藏的委屈和慌張。

30歲,還沒像期望那樣得到想得到的,而別人總在提醒你失去了什么。

冒險的成本越來越大,機會卻越來越少。金字塔頂端的位置總是有限,競爭者又那么多。換一條跑道,可能意味著放棄現在所有,而其他跑道能不能容身還是個問題,畢竟你的資歷是0,年齡卻不再屬于新手。這個年紀還不到歲月靜好的時候,想拼一把,精力又不如從前。生活還有很多可能,但不一定屬于你。朋友都在各自的軌道里安身立命,工作10年,足夠拉開人生差距,有人已經爬在高處,有人歷經波瀾起伏,大多數人安插在柴米油鹽中,你們不再像20出頭時,有時間聚在一起喝酒吃肉扯閑篇了。

作為一個30+的老年婦女,我已經度過了30歲的中年危機。

其實危機感最重的時候是25歲,那時喜歡看美妝節目,主持人總是強調,女人不好好保養,好好捯飭自己,過了25歲就會迅速衰老。年輕時對老有一種恐懼,不僅是對自己老,還有對父母終將老去這件事。“老”是一件可怕的事,故事里的主角總是年輕人,老年人負責思想僵化、絮絮叨叨又不干正經事。我害怕成為一個不合時宜的老年人,于是對保養、化妝、買衣服格外上心,工資有一半砸在購買各式各樣的抗初老產品上。每天認認真真地做保養,從眼膜、面膜、手膜一路敷到腳膜。直到眼角全長了脂肪粒,臉上過敏脫了好幾層皮才消停些。

30歲反而是我感覺更好的時候。終于破除了25歲魔咒,發現恐懼的事情并沒有如期發生,沒有想象的那樣老。但變化還是有的,不像以前那么能熬夜了,多運動就會累,胃口沒那么好,吃多了就會撐。傷口愈合得不那么快,好了也總是留疤,一年后才會慢慢消退。皮膚更容易過敏,天氣轉涼,長期久坐以后,肩頸僵硬地痛。

這些變化慢慢發生,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因為已經發生了,也就不用擔心會不會發生。真正到了30歲,除了恐懼的事情,也會不期而遇撞見驚喜。每天會有好事和壞事發生,好事沖淡了壞事的陰影。

這段危機過去了嗎?并沒有完全。

從30歲的危機里走出來,需要一段跟自己和解的過程。你會對自己失望,覺得沒有長成想要的樣子,也沒有獲得想要的生活。然后在廢墟里重新認識自己,一個自己也陌生的人,曾經肆意揮霍過的肉體,不再膠原蛋白滿滿,這時候露出更清晰的輪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它想做什么。

分類是大腦的習慣。貼標簽可以降低認知難度。人生總有一些時刻給自己貼這樣那樣的標簽,包括“30了,老了,大概人生不會好了吧。”

我給自己找過很多借口,糾結過怎么變成這個樣子而不是那個樣子。

這些借口包括:

· 我不善社交

· 我過了年齡,很多事情沒法做了

· 我控制不了很多事

每當給自己貼了標簽以后,我又從其他渠道知道這個標簽是可以撕下來的。從《安靜的力量》里,知道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從《人生隨時可以重來》里,知道摩西奶奶從58歲才開始畫畫。從《臣服實驗》里,知道不受控的生活沒那么糟,糟糕的只是自己的感覺。

沒什么屬性是爛牌,只是你把它當成爛牌的時候,它就真的砸在手里了。

包括我剛開始寫字的時候也會困惑,是不是要像別人一樣專注寫字,不要搞七搞八,畫手繪,畫漫畫,做手工,拍視頻。現在試著坦然,這就是我啊,我是所有的集合,大概也就是所謂獨特吧。

最近我經常說:你的財富不止是錢,還包括全部體驗。這里面有好的體驗,也有壞的體驗。壞的體驗分享出來,至少可以幫助別人少踩些坑。過了30歲,有一些責任需要承擔,有一些能力需要催生。當發現對更多人有幫助的時候,就能長出大于自己的力量。

30歲以后,是發現“這就是我啊”的過程。發現一個真實的自己,以及更有智慧地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確實變化得很快,有時候變化得太快了,讓哪個年齡層都措手不及。和看待自己一樣,換個角度去看世界,變化讓人驚恐,但誰都沒有正確答案,你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解答者,也可以交白卷。可以成為領跑者,也可以坐在路邊鼓掌,但別貼上個中年人的標簽,告訴自己,“我只能選擇這個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