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人生無比困頓、迷茫的境遇里遇見了這本書的,《解憂雜貨店》,與其說是推理小說,不如說,是一本生活哲學類的治愈系作品。
2017年,是很光怪陸離的一年,一半是煙火,一半是海水,這一年有作家為了內心的郁結選擇自殺,也有作家依然高產、依然亢奮,出版的書籍總引起不小的追捧和話題量,東野圭吾就屬于后者吧。我是在參加了一期書友會以后,為小伙伴“解憂信箱”的主意所傾倒,于是著迷《解憂雜貨店》的。
不同于東野圭吾其他的作品,《解憂雜貨店》沒有兇殺、沒有動機,也不用時刻保持警惕去推理誰才是真正的兇手。拋棄閱讀東野圭吾的思維慣例,我覺得這是一本可以讓人在深夜,和自己對話、和過去未來連貫思考的作品。
故事講述了一個具有穿越時空功能的“牛奶箱”引發的幾個奇妙的故事。“浪矢雜貨店”在30年間一直存在,且擁有著30年時空穿越的非凡魔力。30年前的人在這里投了信,奧運女孩因為男友身患絕癥,在愛情和夢想間躊躇徘徊;魚松店的年輕繼承人既想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又不忍老父年邁,在現實中舉步維艱;少年浩介面臨著家庭的巨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每一個投信人都帶著內心的惶恐和不安來到牛奶箱前,渴望“浪矢爺爺”的回復。而30年后,三個誤打誤撞進入“浪矢雜貨店”的小偷在這里回信,他們30年的“預見”解答詢問人的困惑,擺渡他們內心對真善美的追求。30年,一家店、一封信、一首歌、一座孤兒院,環環相扣,串聯了整本作品。
《這個殺手不太冷》里有一段經典臺詞,“人生總是那么痛苦嗎?還是只有小時候是這樣?”“總是如此。”
人生在世,快樂總是一樣,煩惱卻有千萬種姿態。每個人都期望人生一帆風順、期望平淡、光鮮而安樂富足的生活,于是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有洞察未來的能力,擁有穿越眼前迷霧、看透萬事繁雜的慧眼。可是,如果生活充滿了劇透,生活可以被主觀的編排、更改,那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呢?
那個曾經你深愛過又被深深傷過的人,如果給你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你一定不愿意再和他相遇,可是如果不經歷這一段情感的彎路,你如何真正看透自己的內心,又如何學會對身邊平凡的幸福甘之如飴?那些曾經蜷縮在地下室、為了遙不可及的夢想被老板耳提面命、提心吊膽的日子,你也一定不愿回首,可是如果不經歷這一段下雨天,你如何學會珍惜現在的歲月安穩、現實美好?
“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是的,無數次站在抉擇的路口我們徘徊不前、我們茫然不知所措,也曾經無數次懊悔自己的當初的選擇,無數次期待有一位浪矢爺爺為我們指點迷津、救人于水火中,可是現實沒有解憂雜貨店,現實也不相信眼淚,沒有人能代替我們去做選擇,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被現實摧殘的頭破血流、舉步維艱后找一個角落舔舐自己的傷口,然后尋找重新上路的勇氣。
“并非是對的我們才選擇,只因為我們選擇了,這個答案就是對的。人生能經歷的美好或許不在于如愿以償,而在于陰差陽錯。”是的,人生美就美在陰差陽錯,世界,也因為我們不可預見的人生百態,才變得絢爛多姿。
《解憂雜貨店》的末尾,東野圭吾用一張地圖的解說點醒了三位小偷,他說,“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的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由衷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是的,即使人生可以預見,我們也更愿意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