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那一天傍晚,太陽還未完全落下。我和弟弟去超市購物,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弟弟想吃什么,弟弟說:“我想吃烤鴨”。我告訴弟弟,我之前在某家買過,還不錯,也正好順路,吃那家的行不行。弟弟說:“行”。
走了一會兒,就到了那家小店門口,我前面排了一個人,很快那個人買完走了。到了我,我們那的烤鴨根據價錢決定大小,有切片包面皮吃的(我們叫片皮鴨),有砍成一塊一塊的(我們叫砍鴨),片皮鴨比起砍鴨更貴一些,味道也更好一些。就我和我弟弟兩個人吃,我就和老板說我要一只28元的片皮鴨,老板說:“好”,然后我們就到一旁站著等了。
很快,我看老板一只鴨子已經快要切好了,我以為是我的,正準備上前取,這時外賣員來了,提著那只鴨子走了。我安慰自己說:“沒事,可能是之前有人訂的”。繼續在一旁等著。
一旁是個幼兒園,這個時辰幼兒園放學了,很多家長來接孩子。烤鴨店門口也聚集了很多買烤鴨的人。我看著那些叔叔阿姨,和老板說了要多少錢烤鴨,然后在路旁和老板聊著天。從他們的話語中,我知道他們是常客,也是熟人。時間匆匆從指尖溜過,很快老板把一些叔叔阿姨的烤鴨遞了過去,這些叔叔阿姨高興的走了。
我看了一下時間,已經過了半個多小時了,我已經要等不了了,我走上前去問:“老板,我的烤鴨好了沒”。老板問我:“你要的是什么”這時怒氣已經在開始積聚了。我耐著性子說“一只28元的烤鴨”。接著老板說:“賣完了, 要不要換一種”。怒氣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值。我已經想轉身走了,但我還是問了弟弟還要不要,弟弟說“要”。我只得又和老板說:“那拿一只35元的”。聲音中已經含著怒氣了。本來逛了兩個小時的超市,已經很累了,又在這等了半個多小時。那老板語氣中也帶了點不耐煩的說:“好,等我切完這幾只”。
大約又過了半個多小時,我才拿到了我的烤鴨。這時店里密密麻麻的人,也只剩零星幾個了。逛超市的好心情,早已散去,只剩七分怒氣,三分委屈,伴隨著的還有一點理智、忍耐以及克制。
熟人優先,排隊猶如虛設。雖然后面我再也沒有去他家買過烤鴨。但時隔兩年,那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讓人難以忘懷,亦難以釋懷。
屏幕前正在閱讀的你們,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