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參加心理健康教師培訓,講課的是高校專家高老師,現場200多位中小學教師,老師講得有趣,大家聽得起勁,大部分教師都已為人父為人母,對于親子、教育就好像打開了話匣子,根本停不下來。
席中,一位媽媽說到最近和孩子交往中的一個沖突和困惑。
白天工作結束后,晚上她還要到學校值周,故陪完女兒,準備離開去學校,這時,女兒不肯,說不讓媽媽走。
她便對女兒說,這是媽媽的工作,現在要去工作了,你這樣纏著媽媽是不對的。這時,她的口氣是溫和的。
然而,女兒還是不依不饒,哭著不肯。
媽媽就急了不知道怎么哄,看著時間也快到點了,就沒理女兒,穿起鞋子就準備走。
這個時候,女兒拿著邊上的小棒子就打了一下媽媽。
看到這樣的動作,她停了下來,嚴肅地對女兒說,你怎么可以打媽媽呢,打人是不對的,不可以打人!
接著,她拿過棒子,就打了女兒兩下手心……
現場大家都笑了,這位媽媽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她說遇到孩子這樣,也不知道該怎么哄她!
高老師便問現場的其他人,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解決?
大部分是媽媽在說:說這是媽媽的工作,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事情;說你現在住得房子,玩得芭比都是媽媽工作了,你才有的,媽媽不去工作,你就沒這些了……
如果你是這個孩子,聽到這些,會安靜下來嗎?
不會。
如果那個時候,媽媽能夠蹲下來,然后抱抱孩子,溫柔地看著她,告訴她,媽媽也想陪你玩兒,可是媽媽現在有工作等著媽媽去完成,如果不去,媽媽就變得不負責任了,媽媽現在該怎么辦呢?你希望媽媽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嘛?
高老師給了大家一個秘訣,接納孩子的情緒,去共情,給對方一個空間,孩子懂得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多,也會更理解媽媽!
全場人在笑那個媽媽,那個媽媽在笑著自己,無論有意或無心,每個大人都曾是那個媽媽!
大人一邊用道理告訴孩子要做一個好孩子,一邊在用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著錯誤地示范!
02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人,上學,求知,踉踉蹌蹌,慢慢地懂得了為人處世的方法,或是善良、感恩、追求美好,然后到了一定的年紀你知道要嫁人了,該娶妻了,之后家里就會告訴你或是你的心里就盤算著該要一個孩子了。
孩子就生下來了,然后呢?
把爸媽拉扯你長大的故事在你和你的孩子身上再上演一遍嗎。
爸爸媽媽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要開車需要學習,拿到駕駛證;當教師需要學習,拿到教師資格證;帶娃都需要培訓學習考取月嫂證,怎么做爸爸媽媽就可以說上崗就上崗了?
如果孩子可以選擇,他會更想要到怎樣的爸爸媽媽家里?
他們懂得耐心傾聽和陪伴
我的媽媽,她會在晚飯后的黃昏陪我去公園里和小朋友賽跑;
我的爸爸,他會在周末的時候帶上媽媽帶上我去草地上看白云藍天;
我的爸爸媽媽,他們會耐心的告訴我問的每一個為什么,為什么天是藍的,為什么鳥兒在天上飛,為什么魚兒在水里游……
接納、陪伴、愛護,幸福的孩子都是相似的,不快樂的孩子卻各有各的不幸!
古有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繼承香火,無可厚非,然而,希望傳遞給下一代除了生命還有使命,關乎是非、關乎善惡、關乎丑美,生與不生是你的選擇,生下來教養他,卻容不得你選擇。
文化需要傳承,但糟粕卻不在其列。
他們懂得不斷進步,完善自己是給孩子最好的示范
我希望我的媽媽不會因為我的到來,放棄了她心愛的工作,洗衣做飯,喂奶帶娃,這是媽媽的一部分,卻不應該是她的全部。沒有我的時候,她就喜歡抹上紅唇,穿著精致的套裝,去工作,我來了,她卻什么都懶得收拾了,那樣,我會被看得透不過來氣的,那不是我愛的媽媽,我希望她還是愛臭美,會為了更好地工作崗位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我希望我的爸爸會因此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疼愛我的媽媽。可能媽媽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婀娜多姿,可能媽媽再也不像以前一樣只對爸爸一個人好了,可能媽媽開始有點嘮叨了,可是我的爸爸下班的時候會第一時間趕回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因為想到我更加有力量了。
人們不一定尊重這個社會里做大官的人、有權利的人,或者有財富的人,但我尊敬每一個對他自己的專業認真的人。一個總統可以對他的專業認真,一個賣貢丸的也可以對他的專業認真,父母該是認真努力地生活著的人!
他們懂得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希望我爸媽陪伴我,愛護我,卻不用愛困住我。
我希望他們有一份自己的工作,你能在你的工作里獲得成就感,那種成就感不是我給你的,是屬于你自己的。
當有一天,我18歲了,我想去看看盧梭的瓦爾登湖那一片凈土,我想要走一走三毛的那片撒哈拉沙漠,我想到北京去完成我的學業,他們會舍不得,卻不會阻止我,我希望我離開的時候,他們不會覺得因此失去了一切,無論我身在何方,我都是他們的孩子,我們的愛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減少一分一毫。
爸媽常常說,你是我生的,不聽我的話聽誰的?
而關于父母子女,我所能理解的最好的樣子是:一場意外,父母給了孩子生命,緣分就此開始,父母盡最大的能力給孩子成長的養料,讓他可以獨自去面對生活。
03
當老師的這幾年里,對于教育孩子多少有一點思考,然而,至今我依然不敢保證我一定會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物質匱乏的年代里,吃得飽穿得暖已傾盡一家所有,還能上學的,已是格外的奢侈與幸運。而今天誘惑的世界里,吃穿已是最低的需求,上學卻成了許多孩子心理的格外的難受和折磨。
爸爸媽媽,時代在進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了,你爸媽的老一套早已滿足不了孩子的精神需求了。
黑格爾說,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來的。
孩子是這樣,父母亦是如此!
愛他但卻不要困住他,愛他請給他獨自面對風霜雨雪的勇氣和迎接鮮花與掌聲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孩子累了、難過了,會跑回家里,這個時候,請你記得抱抱她,告訴他,家一直都在!
如果世界上有父母合格證,你是持證上崗嘛?
父母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等將上下而求索!
無證上崗已是頂風作案,知錯不改更是罪加一等。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持證再上崗,你值得擁有!
齊帆齊自媒體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