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 在網上搜索有關提高搜索能力的文章, 偶然間發現了《文獻管理與信息分析》這門課程,聽了介紹,感覺不錯,于是很快就把這門課程學完了。
這門課程主要介紹一些軟件,涉及搜索的技巧,rss閱讀,思維導圖,endnote, wiz和tc.我是在本科時才算是真正接解電腦,所以那時對軟件的理解也僅限于QQ和360. 雖然如此,但是我是個很喜歡學習的人,一看到這些軟件,即使不知道學了能對自己產生什么幫助,但是還是會去嘗試。現在來看,這一品質給我帶來極大的好處和優勢。
如果僅此而已,我也就不會單獨寫文章推薦這門課程了。更重要的是羅老師在課中推薦了三個人。好像是在介紹wiz筆記時提到了蕭秋水和田志剛,這兩位是知識管理領域的大牛。介紹TC時是直接請來了善用佳軟給我們講課。羅老師的課就好像讓我看到了一扇門,我進去了,又看見的三扇門,這時我上面說的這種品質就顯示出作用了。
我會去嘗試,我先打開善用佳軟這扇門,找到了他的博客,先從TC開始學起,學完后又開始學其它軟件。在此期間,對軟件的認識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我很敬佩他的精神和寫博客過程中體現的態度,以前從來沒聽說過有這樣的人存在。后來通過他,我又找到了一扇門,在那里我知道了劍飛和李笑來。田志剛的書《你的知識需要管理》,讓我對知識管理有了粗略的了解,也解決了我的一些困惑。再后來,我關注了蕭秋水的微博。第一次關注她后,很快就取關了,因為她太會發微博了,那時也沒想去進一步了解她在做什么。后來,可能是在整理筆記時,再次看到這個名字,于是又關注了她。這次看了她寫的一些文章,對她有個基本的了解。又通過她了解到了另外一批人。看到一批優秀的人在奮斗,在分享。
通過他們,我發現了一批時間管理、知識管理等個人成長領域的牛人,現在我也在實踐,學習這些知識。學的軟件也都應用在學習和生活中,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我在本科期間學的課程中,這門課程對我的幫助最大。它就好像給我打開了一項大門,我走進去了,通過學習,又發現了其它的門,然后我就一扇扇門打開,接著又發現新的門……這種順藤摸瓜式的學習方法讓我發現了一批牛人和書籍。詳細請移步workflowy.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這些門的存在,最可怕的是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些門的存在。這也是很多人成長中面臨的問題。這也是我開始寫推薦清單的一個原因,當然分享本身就是知識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
當初我不知道這些軟件的存在,也不知道這些領域的存在,進而不覺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進而不覺得現在的生活有什么糟糕的,但是羅老師的這門課讓我知道了這些,然后我就學了,通過實踐,我的能力提升了很多。相信隨著時間的積累,蝴蝶效應會進一步顯現。
最后,用羅昭鋒老師的一句話結尾:工具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我們的思想深處,愿意去改變.
附錄:文章更新記錄
2016年8月13日:重寫本文
2015年7月21日: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