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網易頭條轉載了北青網的一篇評論《匯仁腎寶每片成本0.18元 瘋狂廣告燒錢致“被掏空”》,想必很多人都在各大電視臺看到過那句“喝匯仁腎寶,他好我也好”的廣告,在各大藥店也有大量的POP海報和包裝盒擺出的各類造型,似乎地球人已經擋不住“匯仁腎寶”進入我們的視野了。
但是,今天新聞一出,估計很多人會失望了,沒想到一盒成本才22.68元,零售價賣到了322元,相差14倍之多。我把這則新聞在朋友圈轉發了,馬上有朋友問我“這個有害嗎?”,我猜她一定是用過的,如果有害,也沒有機會給我留言了,但是沒害就可以接受了嗎?我問她“300元買一斤米飯,你滿意嗎?”。
我寫這個不是針對匯仁,何況那里還有我認識的朋友,因為沒有匯仁腎寶,還有其他“**腎寶”,這樣的產品在中國還少嗎?以前的三株、紅桃k,現在的阿膠漿、腦白金、**口服液等等,比比皆是,保健品的市場亂象叢生,在醫藥行業這么多年,我認為“藍帽子”的產品十之八九效果不會好到哪里去,價格卻高昂,有的甚至遠遠超過“14倍”,如果你知道是這樣,你買了,會不會有一種“腎”被透支的感覺?反正我是有的。
可是,為什么這些保健品如此受追捧,而且經久不衰呢?我想這不能僅僅責怪怪商家和產品本身,因為沒有需求就不會有買賣,大多數的企業還是把追逐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只要不違法,其他的都是他們可以超越的界限。所以,即使批評和譴責他們,也改變不了現實。要改變這種亂象,一方面要規范整治保健品市場,促使保健品行業健康合理的發展,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一方面要從消費者和社會風氣入手,因為很可能是你助長了這個不合理的市場。
消費者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對產品的科學認知,以及缺乏合理的途徑和渠道深入了解產品本身,這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大量的廣告對中國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而且保健品市場主要針對中老年人群和亞健康患者。前者知識和經驗不足,容易被影響被忽悠,后者因為身體出現了問題,急于找到救命的稻草,會有點“饑不擇食”。
社會風氣催生巨大的保健品市場,送禮是中國幾千年遺留的習俗,改革開放之后各種有目的的公共送禮更是盛行,送什么呢?當然是什么熱門送什么,最熱門的就是電視上天天播放的產品,加上近幾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送健康禮變成了一種時尚,所以兩種加一起,就真的可以上天了。所以,也就不管真好假好,廣告說好就是真的好。
因此,保健品都是一個套路,低成本、高毛利、高廣告和營銷費用,高利潤,于是你進超市或藥店,店員最熱衷推銷這些保健品,因為價格高、毛利高,他的提成也高!
我媽60多歲了,有一次跟我說“醫生說我腎虛,讓我買匯仁腎寶”,我猜這一定是個唯利是圖的醫生,不開處方開保健品。好在我沒有盲目的孝順,沒有買保健品,而且帶她去找了名老中醫把脈、開了一劑中藥處方,吃了幾次,效果明顯,后來又買了一幅膏方,雖然價格也不菲,關鍵是有效。
這些年在中藥公司,雖然只是做管理,但是也愛上了中藥,慢慢在學習如何養生保健。老祖宗留下來的中醫藥,真的是寶貝,他不僅僅是產品,更是一種哲學,國家提出“復興中醫藥”來得有點遲,但總好過沒有,也由衷的點贊。
我們一直在追求人生的品質,但是如果身體不健康,人生品質也會打折扣,關注健康,科學用藥,學一些健康養生的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