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7月30日閱讀永澄老師文章《永澄:我想做個極高門檻低目標類社群!》后,準備開始建立自己的目標管理社群,小組第一次的交流正好是8月份月度計劃的制定。
本文章記錄梳理了如何建立目標管理小組、8月份月度目標制度與8月每周周計劃的制定思路,以及8月度整體總結復盤思考。
一 建立目標管理小組要注意什么?
根據黃金圈思維,要先考慮為什么要建立目標小群,想要到達什么目標和成果,然后在去思考尋找那些同頻伙伴成功幾率會更高些,最后在制定建群后的注意事項與規則。
1 為什么要建立目標管理社群:
當初建立這個目標管理小組,一方面是知識的積累,嘗試實踐古典老師說的聯機學習,對同一個事情可以多角度維度學習,另一方面用這個社群作為最小驅動來加入永澄老師的目標管理社群,跟隨導師深入學習。
對目標管理保持開放性,接受不同觀點:不同學員有不同的看法思考、增加學習的視野,有其他優秀伙伴的指點,以免陷入低水平努力而不自知。
建立目標管理的秩序感,形成良好的習慣:在制定計劃討論過程中相互賦能,如果能量不足或出現懶惰的思維時,可以看下其他優秀的小伙伴還在學習,自然就會去努力去學習。
2 小組人員的篩選:
(1)人員介紹
首先必須認同目標管理的重要性,然后發一個簡單的背景介紹:姓名、所在職業、之前有沒有做過目標管理,做了多久?對目標管理的認知程度,是剛開始了解還是已經做了很久?
(2)時間安排
愿意每周花時間去制度計劃并和小組成員交流目標管理,愿意用時間和精力投入來證明你對目標管理的重要性。
(3)目的和意義
為什么要加入目標管理小組,加入目標管理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你希望能在這里收獲什么?
這個很重要,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目的和加入后想達到的目標,那很多伙伴就會中途放棄,成員間不能做到有效的監督,導致小組解散,無法有效完成計劃。
3 目標管理群規則的建立:
(1)制定小組討論的流程
小組成員共同商量,制定每周固定的時間交流,固定的交流流程。
比如:我們小組制定每周日晚9點交流,由固定的3個問題開始。
[問題]
<1本月/周計劃展示形式是什么?
<2制定月/周計劃的思路是什么?用什么模型工具?
<3上周制定的計劃完成情況,及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每個小組成員按以上問題模版來回答交流各自制定的計劃及問題。
然后統一對制定計劃中的問題進行討論,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
(2)統一交流成果
統一以簡書的形式來整理自己制定計劃的思路,小組討論之間的收獲,這樣便于查看保留。
后期可以建立小組的共同“有道云”筆記,有任何關于目標管理類的文章、想法都可以放到筆記里,做到知識的積累。
(3)監督機制
小組成員分別相互監督,A成員對B成員負責,B成員對C成員負責,C成員對A成員負責,也就是說:如果B不按照標準進行目標管理,責任歸屬于A。具體說,B如果不做周計劃,就會將A踢出社群,從新再找新成員A。
每個成員不光要自己做計劃,而且要督促其他成員做計劃,如果大家都習慣做計劃形成秩序其實就很省事,小組成員最好之前做過目標管理,而且一直堅持在做會更好。
(4)每周成員輪流代辦主持
每周由一個成員開始對本次的交流做主導作用,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對上周討論的問題進行回顧。
(5)注意事項
成員之間思維具有開發性,允許有不同目標管理的思路與表達形式,交流秉承原則對事不對人,只分析事實,不談感受。
主要是相互鼓勵賦能,更多是在沒有動力是要給予動力的支持,幫助度過情緒內耗。
4 每月一次月度復盤整理
(1)復盤上月討論經常出現的問題是什么?
(2)當前的問題有無減少,本月的新問題是什么?
(3)本月目標完成情況,月初假設與現實完成差距是什么?為什么?
二 如何制定8月月初計劃
建立好目標管理小群,大家也都對群規則流程認可,那就開始討論制定月度計劃,每個成員制定計劃的思路是不同的,但統一整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 腦圖(澄清期待)--2 TCGTP (制定目標)--3 RSQC模型
(目標進度)--4最終任務(形成表格)--5反思總結
1 澄清期待--腦圖
首先用腦圖或思維導圖把任務時間資源分布安排,把本月要做的事情全部羅列出來。
分析各領域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期待發展方向的羅列展示。通常,在制定月目標之前,要思考一下自己面對的所有任務,用腦圖來羅列、標注重點、呈現關系是非常高效的。
8月計劃完成目標事項為7件,分為每天要做的事情與每周要做的事情。
每天要做的任務分為:
<1每天記錄開心反思日志--預計每天時間為1小時。
<2得到訂閱專欄學習記錄--預計每天時間為1小時。
<3觀察永澄老師50天活動--預計每天時間為2小時。
每周計劃要做的任務為:
<4每周3次健身練習--每次2小時每周預計6小時。
<5每周線下參加活動--“尚讀軒”每周日活動預計5小時。
<6每周閱讀一本書籍--預計時間為一周4小時。
<7每周六陪伴孩子--周末帶孩子去外出參觀博物館。
2 制定目標--貪吃鬼甜品(TCGTP)的方法:
(1)價值時間核算
除去5天周末時間親子陪伴時間,剩下24天是我學習健身的時間。一天24小時,8小時午休,8-10小時看娃做飯生活瑣事,只有6-8小時有價值時間。
每月總時間:(29-5)24=576小時。每周624=144小時
預計休息時間:8*24=192~200(午休)小時。每周8*7=56小時
可用時間:576-(192~200)=384~376小時
最終價值時間:(384~376)*40%=153~150小時 (平均每天 6小時)
核算最終價值時間時,核心一定要記住4個字:“直面現實”,自己有多少能力,多少資源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呢?
(2)日程安排
本月日程為觀察永澄老師50天計劃,重點任務為建立目標管理類社群。
<1日程--觀察永澄老師50天活動
開始時間為7月7日,預計截止時間為8月31日,最終想要達成的成果為加入永澄老師的最后復盤學習,及用簡書整理問題形成最終的作品。
<2社群--目標管理社群
8月初開始組建自己的目標管理社群,并每周成員固定討論交流,最終以簡書的形式記錄整理,最終要達成的目標為9月初參加永澄老師的目標管理社群,跟隨老師深度學習。
日程在整個任務和行動管理中,優先級是頂級的,只要安排到日程里的任務,必須要在規定時間、規定范圍內啟動、執行并完成!
(3)目標分解
把每月月度目標,分解為每周周度目標。
3澄清思路和任務工具--RSQC模型:
? R--范圍:
觀察永澄50天回答問題形成成果
建立目標管理小社群
? S--進度:
8月底9月初
? Q--質量:
以必要難度,高標準完成。
? C-成本:
觀察永澄50天8月共投入78小時:第1周預計12小時,第2周預計12小時,第3周預定12小時,第4周預計18小時,第5周預計24小時。
建立目標管理小群8月共投入15小時。
4形成計劃安排:
以表格的形式劃分任務優先級可以按重要又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不緊急4個任務情況分類。
安排每周時間預算,統籌形成月度目標表格。
三 8月月度總結復盤:
1八月月度計劃完成情況:
8月份完成情況為原計劃7件目標任務,其中全部完成計劃3件,未完成4件,標黃色為新添加任務,以下2件為完成率最低的任務。
(1)沒有完成每天記錄:
原計劃每天的開心反思日志,因為觀察永澄50天計劃的高標準完成,成本增加由原計劃的1小時增加為2小時,所以反思開心日志沒有時間完成。
(2)沒有完成系統學習:
每周閱讀一本書,只是計劃沒有安排成日程,所以新增任務參加永澄老師的《躍遷》共讀活動,就把每周讀書的時間用了。
因為沒有對8月份任務中設置抓手任務,導致沒有重點,也沒有給任務預留時間,導致新任務的出現只能犧牲原有任務。
2八月每周目標完成情況:
8月每周周計劃表格中標紅色的為未完成項目:
(1)第3周未完成強身健體
原計劃每周鍛煉6小時,因身體原因只健身4小時,沒有達成每周6小時計劃。
(2)第4周《躍遷》共讀活動沒有完成
沒有完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對《躍遷》共讀活動想要高標準完成,結果時間不足,出現畏難情緒,沒有完成最終的活動總結;
另外一方面當時把觀察永澄50天活動作為自己的第一目標,所以每天先回答問題再看直播,導致最后活動沒有時間去總結。
(3)第5周親子教育沒有完成
原計劃每天1小時與孩子溝通交流陪伴寫作業,結果因為自身學習計劃,導致沒有時間陪伴,只能讓她爸爸代替我晚上陪伴孩子學習。
3 如何改進:
月度計劃流程圖新增加“風險預估項目”(尋找重點抓手任務),由原來的5個步驟,改為6個步驟:
1 腦圖(澄清期待)--2 TCGTP (制定目標)--3 RSQC模型
(目標進度)--4風險預估(預留時間,尋找抓手任務)--5最終任務(形成表格)--6反思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