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被領導拉過來做項目時,他讓我做好準備。我其實不知道那意味著什么,而后才明白,他是想讓我做一個項目經理,沒錯,我這個運營兼策劃出身的小公關,成為了一名項目經理小白。
我經手的是一個兒童教育項目,雖然我之前任職過兩三家較為知名的教育機構,但是他們做的都是成人教育。項目初期只有我和產品經理兩個人,去構思的這款產品是市面上從來沒有過的,完全依賴“創新”。
我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確定原型的構思,期間否定了4個完全不同版本的原型。之后UI、技術慢慢介入,產品穩穩當當的進入了開發階段。目前產品開發還未結束,有望年前上線。
那么我主要想分享什么呢?盡管不想承認,但我確實想要分享一下我的挫敗感。
我不是產品經理,我畫不了原型圖,我只能提出我的想法和對項目的構思;
我不是UI設計,我做不了圖,我只能根據確定的原型去檢查UI成圖是否偏離了原型的設計思路;
我不是技術,我寫不了代碼,我只能了解、匯總、匯報大家的進度。
除了反復溝通需求以外,我一直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也沒有什么具體的產出。不得不承認,我就是一名對于產品、UI、技術都不了解的三無小白。相反,計算機專業畢業,從事2年多UI又做了將近一年產品經理且經手過一個項目的產品經理似乎無所不能,懂技術、懂UI、懂產品···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挫敗感。
于是我去看項目管理方面的書,在看了《寫給大家看的項目管理書》以及《成功的項目管理》這兩本書后,我漸漸明白,項目經理要做的是計劃、組織協調和監督控制,而具體的任務執行是交給更專業的同學:產品經理、UI設計師和技術人員。
懂得了要根據產品需要實現的功能去做分解工作包,要做進度計劃,于是在書籍的指導下我初步完成了10個項目管理表格初步匯總整理,包括:
1、項目組成員表
2、項目策劃/任務書
3、項目WBS表
4、項目計劃進度表
5、項目關鍵里程碑
6、項目風險管理表
7、項目溝通計劃表
8、項目會議紀要
9、項目變更管理表
10、項目總結表
花了2天的時間整理完所有表格之后,我似乎才看清了手里這個項目模糊的全貌,之前我一直都是在盲人摸象,慚愧至極。
我想,被領導扔到一個陌生的領域,恐懼和挫敗感是在所難免的,最重要的是,不是保持被扔的姿勢趴在原地不動,而是要站起來,向前跑,去讀書、去實踐。盡管看書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項目經理,至少書籍能夠告訴你項目經理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應該做好哪些事情。比如做好計劃、跟進進度、做好溝通、預知及發現風險。
如何去做好呢?一定要運用反向思維,思考做不好的原因是什么,項目不成功或許可以歸結為以下10點:
1、缺少必須承擔的義務與方向
2、沒有項目策略上的一致性(項目經理急需要統一)
3、變化中不明確的效益
4、組織與項目目標不一致(項目經理把控)
5、資源限制(項目經理協調)
6、不明確的職責
7、不斷變化的要求
8、沒有最終用戶介入
9、不規范的低效的溝通
也就意味著,只要避免出現以上十點,項目成功的概率就會高一些。此外要階段性檢查已有成果是否與計劃相同,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那時損失會很大,甚至已經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