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陰歷七月十四,遛彎時老爸遇到了昔日的城管同事。那群叔叔們個個年齡超過了55,但依然身穿密不透風的制服,站在各個布控點盯著意圖燒紙的人群,上級給他們的命令是:不到晚上10點不準撤。
起初我對這種不近人情的做法頗為反感。中華民族從發明出紙張開始,燒紙風俗延續了上千年,就算要把習慣改掉,也不能來個生硬的“一刀切”,這多傷害感情啊!
有些人拿美國舉例子,說人家會在紀念日的時候送鮮花,這才是文明國家的標志。話是這么說,可美國建國史還不夠250年,它的老祖宗可能比較新派。
反觀我們老祖宗,都是農耕時代闖過來的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吃飽穿暖是第一要務。在世時總要手里攥點錢才踏實,到了另一個世界我們也得給他們送點陰間流通的貨幣,這眼看天冷了,棉衣棉被總要置辦起來。
正想著,路口突然發生了爭執。一位顫顫巍巍的老阿姨,就在城管眼皮子底下拿棍畫了個圈,慢悠悠掏出打火機,“啪”一下點燃了一張紙。正當她準備用這張紙當引火物時,城管奔過來,“哐哐”兩腳將火踩滅:“大姨,前方50米處有專門燒紙的大鐵桶,路口不能燒。”
老太太盯著城管的腳,眼里冒出憤怒的小火苗,一屁股坐地上大聲嚎啕:“你敢不讓我燒紙,造孽啊!”
這是晚高峰時間段,十字路口車輛密集。因為老太太的鬧騰造成了道路擁堵,鳴笛聲夾雜著哭鬧聲氣勢洶洶地向大家撲來,好多人痛苦地捂住了耳朵。
這邊的亂子還沒處理好,橋下景觀河旁邊又突然躥起1米多高的火苗,原來是有人悄悄在河邊燒紙。目測此人足足買了100塊的紙錢,堆的與欄桿等高,結果晚上風比較大,火焰瞬間被對流空氣裹挾,獰笑著奔向天空奔向自由。
好在有公德心的人比較多,幾名壯小伙飛身跳下1米高的坎,將著火點附近3位釣魚大爺的水桶抄起來,伴隨著大爺們的慘叫聲“我的魚”中,火被順利撲滅,但欄桿已是漆黑一片。
目睹這種種一切,原本老爸老媽也打算給去世的姥爺和爺爺奶奶燒點紙,最后果斷決定放棄:“不給國家添亂。”
我的心理偶爾會有陰暗面,總覺得那些孝順老人的兒女,在老人去世后表現一般都淡淡的。反倒是心中有愧的人,會用各種驚天動地的哭泣或大量燒紙的方式來遮掩內心的不安。
事后了解到,城管執法還是挺人性化的,特意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設置了很多大鐵桶,桶旁邊有專人看護,大家要寄托哀思的話,在鐵桶里燒紙就好。
偏偏有些人老來叛逆,專等人家下班后趁夜色出動。早上遛彎時,河邊道路上東一攤西一灘的紙灰,散發出的嗆人氣味幾乎把我的咽炎都給逗弄起來。
看來,有些人一輩子都搞不清楚守規矩三個字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