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紫羅蘭代表母親表示永恒的愛。我希望母親的愛永存,喜歡母親在家,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飯、看電視。
天下父母永遠都疼愛自己的兒女,經常,打開手機,都會看到幾條媽媽發的微信:
“下午有下雨記得帶雨傘。”
“會累嗎?要早點休息。”
“到學校嗎?”
“中午吃什么,怎么吃那么少?”
一些瑣碎的關心讓我喜歡噓寒問暖,有點啰嗦,又擔心母親是否老是擔心我一顆心擔憂著自己的孩子,我并不想讓母親掛念,一顆心上懸著石子般戀戀不舍。
喜歡小學的時候,每天中午放學回家,都加快腳步奔上五樓,進門一陣撲鼻而來的飯菜香是媽媽煮的獨特味道,媽媽端著香噴噴的飯菜,此時飯菜還飄著熱氣騰升的白霧,微笑的招呼我來吃飯。
白色的煙霧繚繞在媽媽的臉前,像一個巨大的蘑菇云逐漸沖淡或散在媽媽的臉龐,宛如仙女下凡,云絲環繞于臉頰腳踏云朵,絲帶環繞于細腰,飄飄欲仙,仙氣十足。
媽媽便坐在沙發等我吃飯,我們就開始聊天,像一對侃侃而談的閨蜜一言一語。吃著媽媽煮的香氣撲鼻的豆腐炒卷心菜,把金黃的稍微焦的豆腐放入嘴里,輕咬一口豆腐在口中碎滅。
媽媽炒的香菜獨一無二在我的口中蔓延,刺激我的味蕾,那味道是長大以后我在學校食堂尋覓不到的味道。
輕咬口中的豆腐,它在我嘴里破碎,配一口卷心菜的柔軟蘊含幾絲咸咸的菜湯送入口中,咀嚼入白米飯,樸實、平淡、溫暖的人情味在舌尖環繞,存于心間。當時的我還指責父母煮的太咸,可長大以后我才發現食堂里早已吃不出家的味道。
如今大學長期住校,更珍惜在家與父母吃飯的時光爸爸會端著熱氣騰騰的牛排讓我快點吃,媽媽認真在廚房洗碗筷,盛好一碗白米飯,一家人圍在飯桌前吃晚飯,看著電視聽聽爸爸媽媽說說話都是件幸福快樂的時光,即使是那些雜言碎語,我聽得也安心,因為這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爸爸也會闡述電視里的情節,而我看不明白的時候也會問爸爸,和他探討話題,加強溝通,也讓我受益良多。
然后我和媽媽會躺在床上,像一對姐妹花。躺在媽媽的臂彎里,上了大學的我好像更依賴母親依賴的懷抱,聽她嘮叨家常,從和我同學聊天時得知他們很少和父母坦露心聲,同齡的朋友在這個時期大多和閨蜜訴說衷腸,而我依舊和媽媽這么親近,這是我深感自豪的。
可能因為我不夠獨立,可能因為我依賴性比較強,讓媽媽去上班時格外想念他,可當見到他本人必須著肚子向個面子,把人震風吹拂煙霧迷繞的藍天,一片純凈藍天展現于大地之上。
大概是:媽媽人到,我們的心便到,我就終止與她的想念。
每當媽媽上早班回家打開,家最外的一層門,就聽見她在親切地說寶貝,無論多大我都不感到羞澀,相反,這是親情之間愛的表達,我總是喜出望外的,著急去給媽媽開門,只聽見門鎖與門發出清脆而響亮的聲音,如同我的心砰砰欣喜的急跳,總是看見媽媽提著大包小包好吃的食物,嘴饞的我總是迫不及待去看個究竟,最終都歡喜的抓起美食,肆意享用,身邊總有一個人在和我爭奪美食——爸爸,他眼疾手快,一個捕風捉影,就把美食收入囊中,卻總是說,真難吃,下次別買了。
每當聽見門的聲響,與媽媽喚我的乳名,我總是迫不及待的跑去,露出喜悅的笑容,嘴巴微裂,展現潔白牙齒甜甜的說,媽咪,你回來了。因為我知道媽媽回來了,又是一個美好的一天,我深知,這美好的時光需要去經營和珍惜。
然后我也會像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孩,想開雙手跑去索要母親的懷抱和媽媽總是張開雙臂擁抱我,而我的下巴靠在媽媽的肩上,滿足的閉上眼睛,那感覺溫暖而踏實。
如今媽媽的頭上不知名冒出幾根白發,她害怕的染了頭發,臉上也不出淡淡的皺紋,昔日可愛的少女轉眼已經歷歲月的風霜,歷經歲月的打磨,我們家的愛希望永遠長存,在時光的道路上越走越閃爍發亮。
紫羅蘭的花,慢慢的散發淡淡的芬芳,浸沒于親情的字眼。紫色的魅力暈染擴散于白色的花瓣上,一股濃墨重彩之色躍然紙上。綠色葉子在微風的浮動中隨意搖擺,陽光照耀在花上光澤奕奕。
即使爸爸媽媽老了,臉上布滿皺紋,我們一家人親情依舊像紫羅蘭的花語永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