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探春與趙姨娘
探春者,榮國府賈政庶出之女。
趙姨娘,賈政之妾,探春之母。
遍讀紅樓,探春與趙姨娘之母女關(guān)系可為最奇特,最別扭的母女關(guān)系。
在第五回中判詞已點明探春的結(jié)局。“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fēng)一夢遙。“分骨肉:一番風(fēng)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探春最后是遠嫁邊疆,離開爹娘。
趙姨娘在全書中的形象則為卑下猥瑣,仇視賈府中所有當(dāng)權(quán)者,一肚子壞水,不惜請馬道婆用符咒毒害賈寶玉和王熙鳳。與探春的形象形成極大的反差。如同一個人是天上的星辰,一個人卻如同地下的蟾蜍。如此兩人卻又是親身母女。奈何?奈何?
其一:兩人身份地位的差別,賈探春雖為庶出,但仍為賈府小姐,享有小姐的尊榮。趙姨娘育有賈環(huán)和賈探春,但其地位仍為妾,地位甚至比不上賈寶玉的一個大丫頭。在書中,賈探春可坐著,而趙姨娘只能站著。在迎接賈元春省親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只見探春與賈環(huán)全然不見趙姨娘。身份的懸殊,撕裂了探春與趙姨娘的關(guān)系。
其二:探春得賈母和王夫人喜歡,而趙姨娘卻是不遭他人待見。
在全書中可見,探春精明能干有才氣,每遇封賞,其待遇與迎春,惜春并無差別。鳳姐生病時,探春為三駕馬車之一,協(xié)理榮國府。反觀趙姨娘處處不受尊重,寶玉因賈環(huán)受傷,王夫人與鳳姐直叱趙姨娘。
二人地位地位之懸殊,感情之淡薄。在第五十五回,《辱親女愚妾爭閑氣》中。探春初理榮國府,正是人心不服,仆役試探的時候,趙姨娘為兄弟之死多要銀兩。
“如今沒有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里又跑出一個舅舅來?”兩人的沖突直接爆發(fā)。趙姨娘一味只想到自己女兒做主,多占便宜,為自家謀錢,卻不料探春依舊例而行不肯徇私,不認自家的舅舅。從后文也可見探春是是實不喜趙姨娘,時時提醒自己為庶出之身份,給自己沒臉,不見一絲母女情誼。而趙姨娘也是對探春不滿,以探春一心只想討好賈母,王夫人,卻不管自己死活。后文中也可見,探春給賈寶玉織東西,卻不喜賈環(huán)。
親生母女卻如仇人相見。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不肯與趙姨娘搭邊,丟自己的臉,可趙姨娘為其生母的命運卻不可改變,所以探春最后遠嫁邊疆方能逃離。趙姨娘自身卑下猥瑣,喜歡造謠生事,設(shè)毒計害人,惹得府里人人厭惡,故意表白探春為妾生,給探春沒臉。
在抄撿大觀園一章中,唯有探春反應(yīng)最過激烈,打了王善保家一嘴巴子,一是本為生性強勢不可犯。二是,有對自己庶出的身份深深介懷,以一嘴巴子來彰顯自身雖為庶出,卻凜然不可侵的態(tài)度。
于是乎,有了探春與趙姨娘水火不容的母女關(guān)系。
探春和賈環(huán)為親生姐弟,何以一個自尊才氣高,一個卻如同趙姨娘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