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的小故事
暫停你的好奇,先聽一個我火車上直播的小故事,漏沙開始隨時間的遺失一滴滴的掉入瓶底。
背著書包,倚靠在廁所旁邊的一角,一位母親抱著6歲的小女孩從我的衣角邊擦身而過,一手拖住孩子,另一只手費力的拉開了廁所門。
廁所里躺著三個男人,其中一位身材魁梧的尤其醒目,蜷縮在馬桶蓋上睡覺。這位母親用手脫下小女孩的褲子,向魁梧的男子示意著小女孩要大便。隨著一股便臭味充滿在地上有飲料瓶和三個男人的廁所,當然,我的塞鼻也嗅到了。這位母親隨后撿起地上的舊報紙,戳卷成一團、張開,一遍、兩遍、三遍……
我目光注視著這位母親手中的舊報紙,又看看坐在馬桶上可愛的小女孩,心生憐憫。可我身上又沒帶手紙,著急的探望四周,剛好瞥見躺在地上熟睡的小男孩身旁坐著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想著應該有衛生紙,心生喜悅。又回頭看看,這位母親還在戳卷舊報紙,想使它變更柔。
按捺不住的我終于在這位母親用舊報紙給小女孩擦屁股前,給這位母親遞送了一卷衛生紙。對中年婦女說了聲非常謝謝,可是這位母親并沒有對我說同樣的話。
等這位母親抱著小女孩回到原位置,才發現她和中年婦女一起坐在地上,讓我傷心和苦惱的不是那位母親忘了跟我說聲謝謝,而是她知道自己女兒要上廁所沒紙,為什么不愿向那位中年婦女借用一下衛生紙呢?
寧愿用粗糙的舊報紙給自己女兒擦屁股?
難道你家窮,每次女兒上廁所都習慣用一些粗糙的紙張擦屁股嗎?如果換做是你,你愿意嗎?
難道為母親的你,為女兒向陌生人懇求借紙都不可以嗎?難以啟齒,還是有尊嚴沒有勇氣?
在多年以后,小女孩長大了,若回憶起這一幕幕,應該是難以訴說的幼傷。若記不起,最好不過。
看似非常小的事,折射一位母親的素質與教育程度,母親帶著孩子孤身在外,欠缺的安全感。
作為一個男人,像這樣的女人你會娶嗎?
或許我過于極端,多管閑事,可這就是我最真實的自己。
故事,結束。漏沙裝滿了瓶底,時間也充滿了故事的味道。
好吧,我要探討的不是這位母親應該如何對待她的孩子。而是故事中母親所需的安全感,小女孩的想要的安全感。
開始談談主題——安全感。
安全感是什么?先百度普及下定義與解釋,再告訴缺乏的表現及如何增加安全感。
定義: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
解釋:
首先、安全感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是來自一方的表現所帶給另一方的感覺;是一種讓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談舉止等方面表現帶來的。
第二、是否能產生安全感,來自多方面的因素,有主觀的和客觀的。這里我們就主要談談主觀方面。要讓對方產生安全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對方相信自己。讓對方相信自己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必須在言談舉止方面能夠體現出來,比如:說話要算數,說得到做得到,做不到就不要亂承諾;經常給TA說說心里話,說說你的想法,經常問候和關心一下TA的生活;無論多忙都不要不理TA,經常給TA一些驚喜;不要再對其TA(異性)太好,言談和行動上都一樣;愿意為TA改掉你的不良習慣……
第三、物質上的安全感。如果想要真正的讓TA放心,你還必須具體物質上的安全感,也就是說你必須讓TA感到,生活所需是不用愁的,不用擔心沒有錢生活,這其實是一條相當重要的因素。
家可以說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同樣需要安全感。
缺乏表現:焦慮,對事物不必要的過度擔心,缺乏自信,過于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關鍵時刻總是希望依靠別人,希望別人能夠幫助自己,同時,內心深處對自己和別人又都不夠信任,對生活周圍的人與事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有的人還會總覺得自己生病了,對死亡異常的害怕 。
測試開始:以下是我曾經或現在真實的體現。
1.開燈睡覺
2.睡覺習慣抱東西、或者蜷縮著睡 ?
3.不相信愛情
4.吃很多或者不吃
5.念舊,抱臂,怕黑,莫名其妙的孤單
6.無法抗拒的恐懼感
7.喜歡有口袋的衣服
8.穿沒有口袋的衣服,不知道手往哪放 ?
9.不愛說話或很愛說話 ?
10.蜷縮 ? ?
11.喜歡角落和窗戶 ?
12.晚睡 ? ?
13.閱讀 ?
14.寫字和笑容純真 ?
15.心事放在心里最溫柔的地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16.喜歡抱抱或者握手,此類肢體接觸 ?
17.喜歡甜食 ? ?
18.喜歡聽到對方一次一次的甜言蜜語,同時又懷疑。 ?
19.喜歡聽歌,越悲傷卻越愛聽悲傷的歌。疑為有自虐傾向…… ?
20.總想到與死亡相關的東西
21.超越
測試結果:21個子彈里,站著中16顆,身負重傷,須進醫院急診。
回憶經歷:還記得童年,媽媽帶我上街買衣服,我第一眼喜歡的就是褲子、外套有很多口袋,沒有的就堅決不買。直到前幾年才明白我那么喜歡口袋是有原因的。
造成原因:家庭背景影響
增強措施:
1.原因。
問自己,安全感喪失的根本原因?只有直面原因,才能如何補救。
2.心理學。
多學習心理學知識,廣泛閱讀。人丑應該多讀書,臉蛋漂亮是不是就自信了,錯!漂亮的(男/女)安全感需要更多,源于他們的欲望更高。
3.愛好。
尋找自己生活的幾個愛好,并融入愛好的圈子,在喜歡事物的基礎上去交朋友,即使對非常內向的人也是很簡單的事。
4.工作。
有一項自己喜歡熱愛,可能的話變成擅長。工作是金錢的主要來源,也是每天花費時間最多,精力最集中的事。工作帶來的自信,是掩蓋安全感喪失的最主要的方法。
5.財產。
首類:當屬銀行存款。
第二類:在中國,現在普通人的最主要彰顯財產的地方就在于房子及家具;
第三類:車子、股票及證券等理財產品;
第四類:則在日常的一些穿戴用如手機、手表、數碼,項鏈首飾、衣物箱包等等。
第五類:隨身的身份證、銀行卡、少許零錢等使用頻繁的東西。
(個人財產排行想法,并不代表每個人。)
6.情感。
為什么許多人認為家才是最具安全感歸屬呢?因為在那里是你曾經出生或生活過多年的港灣,熟悉的樹木、街道、房屋,還有你掛念的家人、親戚、朋友、同學。當然這里的情感還包括愛情,即未婚異性青年之間的戀愛伴侶,那也是給你高度安全感的唯一非直系/旁系親屬的人,當然相對女子,男朋友這角色更重要。
7.理想。
有生之年,可實現的叫理想,偶爾做夢的那叫夢想。
鄭重提示:此條需滿足基本生存能力,才可繼續探索。這是唯一讓你看起來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有它,不一定有安全感,實現了,也不一定有安全感。——它不是活著的必要條件,卻是生活的充分條件。
(以上7類是暫時可以想到的,歡迎補充。)
我與你共同增強安全感,行動吧!只有在財產滿足基本生存,才能喝雞湯,不過很多人在財產滿足的路上越走越遠,早已忘了需要雞湯才能將財產穩定,等到想喝時,早已涼不補身。
安全感,永遠都得不到100%,不斷滿足——失去——滿足……直到死亡。有點像欲望,有點像人生。
從前,很害怕,以為缺乏安全感是自己獨特的表現,后來,很欣喜,這原來是現代的社會病。只是,每個人的缺乏安全感的強弱不同罷了。
回到當初的問題:安全感是什么?
問題和方法給你了,剩下的你們看著辦吧。
我邏輯差,常常在此方面缺乏安全感,所以我選擇寫寫東西,在思考安全感的寫作過程中,本身就在提高安全感。
火車旅程結束了,暢汗淋漓的站著寫完,忘記了饑餓,也許這就如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中說道: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么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
回家了,安全感上升,恐懼感也同時上升了。
#7632-廣州-蘿卜#+橙子學院碼字島第1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