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詩》
? ? ? ? ? 最近參加圖書館的韓國百年電影展播活動,觀看了兩部電影,留下較深印象。一部是《詩》,一部是《西便制》。
? ? ? 《詩》的大概劇情是:心頭時髦的打扮掩飾了歲月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跡,66歲的美子像一朵搖曳在街邊的小花一樣綻放著自己暮年的美麗。 美子靠做鐘點工賺些小錢,與讀初中的外孫獨自生活的日子雖然清貧,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她對于生活的熱情。雖然已經確診患上了老年癡呆癥,但她卻依然酷愛詩歌,不僅時常參加詩歌朗誦會,而且開始學習寫詩。
? ? ? ? 在63屆戛納電影節上,李滄東憑借此片獲得最佳編劇。
? ? ? ? 《西便制》的大概劇情是:Pansori(朝鮮清唱)西便制歌者俞本帶著養女松華流浪荒野山村,與一寡母墜入愛河。為避他人口舌,俞本帶著愛人、松華以及愛人的兒子東浩遠走他鄉。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寡母過早離開人世,俞本則將一腔心血投在一雙兒女身上,立志將他們培養成出色的清唱歌手。受外來文化沖擊,清唱這門藝術逐漸被世人所輕視。
? ? ? 兩部影片劇情都不復雜,舒緩的節奏,淡化的狀傷,刻畫出社會底層小人物和末端人群的艱難生存狀態,觀后卻讓人有種隱隱的痛感,越回味越沉重,感嘆生活的不易和苦難,人物命運的悲慘。幾天前央視電影頻道播出的日本電影《比海更深》也有異曲同工之感。
? ? ? 在描寫刻畫人類苦難命運的題材上,曰韓片的確有不同于國產片的地方,那種彌漫的看似輕淡的憂傷猶如鈍刀割肉,更讓人的痛苦感變的綿長持久,而且在細節和情節的處理上更委婉細致。這種創作風格是值得學習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