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唐孫過庭《書譜》:“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他認為,書法貌似有很多字形,但就其根本來源于基本的點畫。所以,書法最重要的就是寫點畫。最初的就是最后的。
如果簡單地進行分解,書法其實只有橫擺與豎擺兩個動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橫畫和豎畫。這兩個基本動作,都是由點演化出來的。下面就此進行簡要演示:
1、橫點
這個點其實就是一個縮寫的橫,有起有停,擺動動作不大但是發(fā)力要充分,不能缺少動作才能做得飽滿。
2、長橫點
本質上還是一個橫畫,看起來象三角點,不過比點橫著走的路線多一些。這個點畫的動作,著重于右側的停止,停得利索點畫就完整。
3、加長橫點
一般稍微右側下沉一些,這個點就要求起筆收筆都干凈利落才成。很多捺畫可以寫成加長的橫點。
4、短橫
反過來說也成,短橫就是一個加長的點,有起有止還有中間的行走。
5、長橫
長橫,就是把速度提起來,行走一段,然后戛然剎住。最后的大屁股,不是回鋒,是剎住的時候在紙面上的摩擦痕跡。
雖然這五個點畫形態(tài)各異,但是我們要明白,其實它們的動作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橫擺。下面看豎點和豎畫的關系,具體我就不多說了,明白了橫畫,基本上也就明白了豎畫的形成。其實橫畫和豎畫寫法和形態(tài)都是一樣的,不信的話你把圖片翻轉過來看看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