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Xxx
我是K-24時的臟辮杰瑞。
今天的標題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好???但是如果你有一定基礎的文學素養,將整句話拆分就能夠明白這里面蘊藏著一種新興文學:
第一個無聊的知識點,“凡爾賽”不是指法國古典宮殿凡爾賽宮,也不是日漫《凡爾賽玫瑰》,更加不是包裝華麗的凡爾賽面膜,而只是借取其名另有他意的文學形式。
第二個無聊的知識點:“凡爾賽‘的本質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運用文字的張力和代入式自嘲語境,不經意間令人覺得“人上人上人”,舉個例子:說出來挺不好意思的,我是最近才知道雞蛋有殼的,以前都是吃管家剝好的,一直以為雞蛋都是白色的軟軟的。
第三個無聊的知識點:熟練運用凡爾賽文學的人我們簡稱為“凡學家”,要成為“凡學家”需要很深厚的歷史沉淀和文化底蘊,“【時間】+【地點】+{某人}+<夸贊我的什么東西/事情>或<我的什么東西/事情> 不好”只是初級模板。早在半年前豆瓣就有專門的“凡爾賽學研習小組”,但是“凡學鼻祖”小奶球老師卻是國內第一個公開凡爾賽文學系統教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凡爾賽公開課》,以下是老師的課程總結:
第四個無聊的知識點:“凡學”除了文字的運用,還需要正確適用表情包,文字抑,表情就揚,亦可反之,最適合的表情比如“淡淡的無奈”“哭笑不得”等等;一個合適的定位也會成為點睛之筆,“高檔住宅”“高級酒店”“品牌旗艦店”和“頭等艙”是不二之選。
第五個無聊的知識點:平和不失優雅的“凡爾賽”文學由小奶球老師賦予其概念和定義,但是在11月8日,一個值得載入“凡爾賽文學史”的重要日子,一個小眾的文學經微博博主蒙淇淇77被大眾熟知。
比如蒙淇淇體貼的“他“,被全網女生譽為“別人家的老公”:
比如視金錢如“糞土”的颯爽:
比如在自己火遍全網還不忘幫“Dior”“祖馬龍”蹭熱度的豪情仗義:
關于“凡學”的起源已不可考究,但勤于學習得杰瑞還是能找尋到一絲蛛絲馬跡,比如古代:
最早追述于西游時期的太上老君,定海神針只不過是當年大禹治水打造的一個量水深淺的尺子;天蓬元帥當寶貝的九齒釘耙只是用來扒爐灰的耙子;青牛精的金剛琢受盡天下法寶兵器只是為其打造得鼻環;芭蕉扇只是給八卦爐扇火用得蒲扇。
之后在三國時期也是頗有盛名,如關大哥的“溫酒斬華雄”,就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
唐朝的李白大仙也曾坐過類似的詩詞:《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到近代:
撒貝寧“被迫”北漂,因為當年保送北大 。
王菲的煩惱就是自己太紅了。
記者問鞠婧祎喜歡吃什么食物?鞠婧祎回答:米線。緊接著再補一句:怎么辦,我好生活化啊.....
雖然人人都夸我漂亮,但自己并不這么認為且很有壓力的林青霞。
自嘲是自己全班最丑的郭富城。
最后是終極大招,對錢沒有興趣的某位大佬。
其實“凡爾賽”就在身邊,就拿杰瑞自己身邊的事情舉例子:
這幾天有點感冒,老婆給我做了碗南瓜粥暖暖身子
恰巧老媽發了消息,杰瑞順手就拍了照片發過去了
后面的一長串語音大概意思:家里面很多南瓜,平常我做你又不吃,現在媳婦給你做了就吃。(老媽表示很委屈)其實南瓜這東西城里人可稀罕了,特別是自家種的新鮮南瓜更是寶。(老媽看了這段別打我)
還有早上杰瑞隨手翻了一下朋友圈,就發現了隱藏很深的“凡學”大師:
杰瑞一般都喜歡在文章末作一個總結,但今天的瓜實在是無從下手,很多朋友試圖以專業性的眼光去定義,何嘗不是生活在自我編織的牢籠里呢?
在豆瓣“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的小組簡介中,組長表示:“凡組的作用也許就是把侵擾日常生活的炫耀+自戀型人格的毒用一種滑稽化的方式排解掉……如果能讓凡爾賽們意識到自己價值取向中的問題,把注意力轉移到美好生活的實質上,而不是刻意營造一種虛偽的、代理的自我感覺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發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p>
瞧瞧別人講得多么精準透徹具有前瞻性呢?如果凡學存在的意義是錯誤的,那幡然醒悟的公眾會把注意力轉移到美好生活的實質上,這是好事。
所以,咱們作為吃瓜群眾,快樂就完事了。